通过中介找工作遭遇拒付费用时,关键要明确法律依据、保留证据并采取多渠道**。中介若未履行合同义务或存在欺诈行为,求职者有权通过协商、投诉或诉讼追回损失,且体检费、培训费等多数收费项目均属违法,可直接拒绝或举报。
若中介承诺的薪资与实际不符,需第一时间固定证据(如聊天记录、合同、转账凭证),并对照《劳动合同法》第九条和《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第五十三条,质疑其合法性。协商无果后,可向劳动监察部门(12333)或市场监管机构(12315)投诉,金额超过3000元还可报警立案。若中介无证经营或合同未备案,诉讼胜率更高,可要求全额退款并索赔损失。
签订合同时务必拒绝口头承诺,要求书面写明岗位、薪资及退款条件,特别注明“未入职全额退款”。警惕“工装费”“伙食费”等变相扣费,此类费用依法应由企业承担。若中介扣押身份证或要求隐瞒真实薪资,应立即终止合作并向公安机关反映。
总结:**核心在于“快、准、狠”——快速止损、精准取证、坚决投诉或起诉。求职者需强化法律意识,选择正规中介并留存全程证据,避免陷入被动。遇到高薪诱惑或模糊收费项目时,务必多方核实,谨防连环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