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补缴社保费用的责任主体通常由用人单位承担,但需根据断缴原因区分责任:若因单位未履行法定义务导致断缴,则单位需全额补缴(含滞纳金);若因员工个人原因(如离职未及时转移社保),则费用可能由员工自行承担。
-
用人单位责任
根据《社会保险法》,企业应在员工入职30日内办理社保登记并缴费。若因企业漏缴、少缴或经营困难拖欠费用,补缴费用及滞纳金均由企业承担。例如,企业扣留员工个人缴费部分却未代缴的,差额需全额补足。 -
员工个人责任
员工主动离职且未及时办理社保转移,或明确放弃参保的,后续补缴费用需自行承担。但若企业未履行告知义务或存在操作失误,仍可能被要求分担责任。 -
争议解决途径
双方对责任归属存在争议时,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仲裁,需提供劳动合同、工资流水等证据。特殊情况下(如不可抗力),可能协商分担费用。
总结:补缴责任的核心在于“过错方判定”,企业应规范社保管理,员工需关注缴费记录,争议时优先通过法律途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