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公司不交社保的后果主要涉及法律追责、经济补偿及企业信誉受损等方面,具体如下:
一、法律追责与处罚
-
单位责任
-
用人单位未缴纳社保的,将被责令限期补缴,并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
逾期仍不缴纳的,除补缴外,还可能面临罚款,甚至被列入失信名单,影响企业信誉和业务发展。
-
法定代表人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包括行政拘留等。
-
-
员工**
-
员工可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要求查处违法行为,单位需补缴社保并支付经济补偿金(按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不满六个月按半个月计算)。
-
若因单位未缴社保导致无法享受医保、养老等权益,员工可要求直接赔偿损失。
-
二、经济补偿标准
-
计算方式 :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
-
月工资基数 :以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为基准,若高于当地社平工资3倍的,按3倍标准计算,但年限最高不超过12年。
三、企业信誉与员工影响
-
企业层面 :被列入“黑名单”后,可能面临融资困难、合作伙伴信任危机等问题。
-
员工层面 :举报后可能遭遇职场歧视(如“穿小鞋”),但可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总结 :举报不缴社保是维护自身权益的合法途径,既能追责企业违法行为,也能保障自身社会保障权益。建议员工通过劳动监察、社保局投诉或法律诉讼等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