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招签约后是否失去应届生身份,需分情况讨论:若仅签订三方协议且未缴纳社保,仍保留应届生资格;但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保后,通常视为已就业,应届生身份失效。不过,山东、福建等省份已放宽政策,明确当年毕业生即使签约或缴社保也不影响身份认定。
-
三方协议与劳动合同的区别
三方协议是学校、学生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就业意向书,不涉及劳动关系,因此不影响应届生身份。而劳动合同具有法律效力,一旦签订并缴纳社保,多数情况下会丧失应届生资格。 -
社保缴纳的关键影响
社保记录是判断应届生身份的重要依据。实习或短期兼职的社保缴纳可能不影响某些地区(如重庆选调)的报考资格,但长期社保记录通常会导致身份失效。 -
地区政策的差异
山东、福建、湖南等地明确,当年毕业生即使签约或缴社保仍可视为应届生;上海、广西等地则将认定范围扩大至毕业2-3年内未落实编制工作的毕业生。 -
择业期内的特殊情形
国家规定择业期为2年,若未落实工作且档案保留在原学校或人才机构,仍可按应届生对待。但部分单位(如公务员岗位)仅限招录当年应届生。
秋招签约后是否失去应届生身份,需结合合同类型、社保记录及当地政策综合判断。建议签约前确认单位性质及政策细则,灵活规划求职与考公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