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税法于2024年12月25日颁布,并将于2026年1月1日起施行。
立法进程回顾
- 1993年: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标志着增值税制度的初步建立。
- 2016年:营业税改增值税全面推开,增值税制度逐步取代了营业税制度。
- 2019年11月: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起草了《增值税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 2022年12月:增值税法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 2023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增值税法草案进行了二次审议。
- 2024年12月2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法》。
增值税法的主要变化
- 立法目的明确:增值税法第一条明确了立法目的,即健全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增值税制度,规范增值税的征收和缴纳,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 征税范围界定:增值税法明确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货物、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为增值税的纳税人。
- 税率和应纳税额明确:增值税法维持了现行的13%、9%、6%三档税率不变,并对部分货物、服务出口适用零税率。
- 税收优惠规范:增值税法设定了小规模纳税人纳税起征点,列举了法定免税项目,并授权国务院规定具体标准。
- 征收管理规范:增值税法明确了增值税由税务机关征收,进口货物的增值税由海关代征,并对增值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纳税地点、计税期间、扣缴义务人等作了规定。
增值税法的意义
- 税收法定原则的落实:增值税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落实税收法定原则取得了重大进展。
- 税收制度的完善:增值税法的颁布实施,完善了我国的税收制度,为市场主体提供了更加稳定、可预期的税收环境。
-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推动:增值税法的颁布实施,将进一步规范增值税的征收管理,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增值税法的颁布实施,是我国税收法治建设的重要里程碑,将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