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职工若触及政治纪律红线、重大失职渎职、经济腐败、违法犯罪或严重违反社会公德等行为,将面临开除处分。最新政策明确,对策划反国家活动的骨干分子、贪污受贿、故意犯罪判刑、涉黄赌毒等行为“零容忍”,直接开除;过失犯罪刑期超三年或剥夺政治权利者也需开除。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或长期旷工同样可能“丢饭碗”。
-
政治纪律是高压线
散布反党反国家言论、参加非法组织、危害国家安全等行为,轻则记过,重则开除。例如,组织反国家集会或接受境外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的策划者,一律开除。公开发表反对宪法和党的领导的言论,直接开除。 -
重大失职与渎职必严惩
应对公共突发事件时消极对抗、泄露国家秘密、徇私舞弊造成重大损失等,情节严重者开除。例如,因失职导致人民生命财产重大损失或擅离职守不报灾情的,可直接开除。 -
经济违纪与腐败“一票否决”
贪污受贿、挪用公款、骗取财政资金等,即使未构成犯罪,也可能因“违反廉洁纪律”开除。违规从事营利活动或收受礼金、有价证券,情节严重的同样开除。 -
违法乱纪与社会公德问题
涉黄(嫖娼、组织卖淫)、涉毒(吸食或贩卖毒品)、赌博、家庭暴力等行为,最低降级,严重者开除。例如,公职人员参与赌博或吸毒,直接开除;实施家庭暴力且情节恶劣的,也可能开除。 -
刑事犯罪与考核不达标
故意犯罪判刑(如受贿、故意伤害)或过失犯罪刑期超三年者必须开除。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旷工超15天或一年累计旷工超30天,单位可解除合同。
事业单位的“铁饭碗”并非免死金牌,新规强化了从严管理的导向。职工需严守政治纪律、职业操守和法律底线,同时注重考核表现与日常行为规范。任何侥幸心理都可能触发开除条款,唯有合规履职才能端稳饭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