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作风问题严重者会被开除公职。根据现行法规,贪污受贿、滥用职权、严重违反职业道德等行为可直接导致开除,而情节较轻的作风问题可能面临警告、记过等处分。具体处理需结合行为性质、后果及悔改表现综合判定。
-
开除公职的法定情形
公务员若涉及贪污贿赂、利用职权谋私、包养情人等严重违纪行为,或构成刑事犯罪(如醉驾被判刑),依法必须开除。例如,收受礼品礼金、公款消费等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行为,若情节严重同样适用开除处分。 -
作风问题的分级处理
工作态度恶劣、公款旅游等一般作风问题,通常先予警告、记过等处分;若拒不改正或造成恶劣影响,则升级为降级、撤职甚至开除。例如,长期旷工或培训期间违规饮酒,可能被记大过或撤职。 -
程序与证据的关键性
开除决定需经单位集体讨论、报上级审批,并确保事实清楚、证据确凿。被处分人有权申辩,若程序违法可申诉撤销。例如,立案调查期间需暂停职务,且档案处理需合规。
总结:公务员作风问题是否开除取决于行为严重性,但违法违纪零容忍是基本原则。公职人员需严守纪律红线,避免因小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