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法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签订劳动合同后不缴纳五险是违法的,具体分析如下:
一、法律义务与强制性规定
-
社保缴纳的法定性
社会保险(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与是否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无直接关联。只要存在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就必须依法缴纳。
-
劳动合同的约束力
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法律约束力,用人单位不得以未缴社保为由免除自身责任或排除劳动者权利。
二、违法行为的法律后果
-
劳动合同的无效性
若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社保,相关条款可能被认定为无效或部分无效。例如《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规定,以用人单位免除自身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为前提的条款无效。
-
经济赔偿与补偿
-
未签合同的双倍工资 :若超过一个月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需支付双倍工资,最长不超过11个月。
-
未缴社保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可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未依法缴纳社保)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每工作1年支付1个月工资)。
-
社保补缴与滞纳金 :用人单位需补缴社保并承担滞纳金,社保部门可处以应缴金额1-3倍的罚款。
-
-
其他救济途径
劳动者可通过以下方式**:
-
向当地社保部门或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投诉;
-
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或诉讼;
-
要求用人单位承担医疗费用、工伤赔偿等损失。
-
三、特殊情形说明
-
试用期社保缴纳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劳动合同期限不满3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
未登记社保的处罚 :用人单位未依法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社保部门可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罚款金额可达应缴金额的1-3倍。
签订劳动合同后不缴纳五险不仅违反法律规定,还会给劳动者带来诸多权益损失。建议用人单位依法履行法定义务,劳动者也应积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