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签劳动合同但签了解除合同

未签劳动合同但已签署解除协议的情况,需根据具体情形判断协议效力及赔偿问题,具体如下:

一、协议效力判断

  1. 协议有效性

    若解除协议未双方签字确认,则协议无效。劳动者可要求重新协商或通过劳动仲裁主张解除关系。

    • 协议需明确解除原因、经济补偿金额及支付时间,且需双方签字盖章留存。
  2. 协商解除的合法性

    劳动者可随时解除劳动关系,但需提前30天书面通知用人单位(或支付30天工资作为代通知金)。

二、赔偿与经济补偿

  1. 双倍工资赔偿

    用人单位自用工满1个月未签书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可主张 入职第二个月至解除前一个月的双倍工资 ,最多支付11个月。

  2. 经济补偿金

    • 主动解除 :若用人单位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关系,需按工作年限支付经济补偿,每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不满1年按1年计算。

    • 试用期解除 :未签劳动合同的情况下,不存在试用期,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必须支付经济补偿。

三、注意事项

  • 证据留存 :签署协议后需保留原件,避免用人单位否认协议存在。

  • 争议解决 :协商不成的,可通过劳动仲裁主张赔偿,仲裁时效为1年。

法律依据

  • 《劳动合同法》第十条、第十八条、第三十六条、第四十六条、第八十二条

  •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六条、第七条

本文《未签劳动合同但签了解除合同》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2709705.html

相关推荐

用工协议等同于劳动合同吗

​​用工协议是否等同于劳动合同?关键看内容是否具备法定必备条款。​ ​若协议包含劳动关系核心要素(如工作内容、报酬、社保等),法院通常认定为劳动合同;反之,若仅约定劳务合作或缺乏关键条款,则不属于劳动合同。以下是具体分析: ​​法律性质差异​ ​ 劳动合同明确劳动关系,受《劳动法 》强制保护;用工协议可能是劳务、承揽等民事关系,适用《民法典 》。例如,约定“按项目付费”且无社保条款的协议

2025-05-08 学历考试

签劳动合同不交五险违法吗

违法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签订劳动合同后不缴纳五险是违法的,具体分析如下: 一、法律义务与强制性规定 社保缴纳的法定性 社会保险(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与是否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无直接关联。只要存在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就必须依法缴纳。 劳动合同的约束力 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法律约束力,用人单位不得以未缴社保为由免除自身责任或排除劳动者权利。 二

2025-05-08 学历考试

不交社保劳动合同模板

不交社保的劳动合同是无效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和《社会保险法》,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这意味着,任何不包含社会保险条款或规定不交社保的劳动合同都是违反法律规定的,因而是无效的。 1. 法律强制性规定 社会保险是国家为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的基本生活需求而设立的强制性制度。根据《社会保险法》

2025-05-08 学历考试

劳动合同注明不买社保有用吗

劳动合同中注明不购买社会保险的条款是无效的,该约定因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而自始无效。具体分析如下: 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四条,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是法定义务,任何约定均不得免除这一义务。劳动合同中关于不缴社保的条款属于无效条款。 合同效力判定 劳动合同整体效力不受无效条款的影响。只要合同主体适格、意思表示真实且其他条款合法,即使存在不缴社保的约定

2025-05-08 学历考试

不交社保免责及承诺书有效力吗

‌不交社保免责及承诺书在法律上无效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均需依法缴纳社保,任何形式的"自愿放弃社保协议"均违反《社会保险法》的强制性规定。以下是关键点解析: ‌法律强制性规定 ‌ 根据《社会保险法》第58条、60条,缴纳社保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劳动者个人缴纳部分也需依法代扣代缴。即使双方签署免责协议,因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协议自始无效。 ‌协议无效的后果 ‌ 用人单位仍需补缴社保及滞纳金

2025-05-08 学历考试

自己不愿意交社保有法律效力吗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劳动者自愿不缴纳社保的承诺或协议均无效,具体依据如下: 法律依据明确 《社会保险法》第六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这是强制性义务。任何以现金形式替代社保缴费或放弃参保的行为均违反法律规定。 协议无效性 协议违反《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即“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用人单位以现金发放社保费用或代扣代缴后私分

2025-05-08 学历考试

签署劳动合同三个月不交社保

​​签署劳动合同后三个月不交社保是违法行为,用人单位必须自用工之日起30日内为员工办理社保登记​ ​。无论试用期长短或双方是否有约定,社保缴纳均是法定义务,员工可依法**要求补缴并主张赔偿。 ​​法律明确要求​ ​:根据《社会保险法 》和《劳动合同法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含试用期),用人单位需在30日内完成社保登记。若超期未缴,员工可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企业将面临补缴

2025-05-08 学历考试

不交社保可以不签合同吗

不交社保并不意味着可以不签劳动合同。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必须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并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即使未签订书面合同,只要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用人单位也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一、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十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社会保险法》第五十八条 :用人单位必须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

2025-05-08 学历考试

签了劳动合同自愿不交社保违法吗

签了劳动合同自愿不交社保是违法的 ,因为根据中国法律规定,缴纳社保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法定义务,不能通过协议或自愿放弃来规避。以下几点将详细说明这一问题的法律依据和影响。 1.法律规定明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这些法律规定明确了社保缴纳是用人单位的强制性义务

2025-05-08 学历考试

和公司签了合同还是应届生吗

根据权威法律信息,签订劳动合同后是否仍属于应届毕业生,需结合毕业时间综合判断,具体如下: 一、核心结论 签了劳动合同后,若仍处于毕业当年,则仍属于应届毕业生;若已过毕业年份,则转为往届生。认定标准与是否签订劳动合同无关。 二、具体判断依据 毕业时间优先 应届生定义为“在应毕业年份毕业的毕业生”,与是否签订劳动合同无直接关联。例如,2024年毕业的学生,2024年签订合同仍属应届生

2025-05-08 学历考试

未签劳动合同五年了可以仲裁

可以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未签订劳动合同五年是否可以仲裁的问题,需结合具体情况分析: 一、仲裁时效问题 仲裁时效期间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 一年 ,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仲裁时效中断与中止 若在仲裁时效期间内,因用人单位主张权利、请求救济或劳动者同意履行义务导致时效中断,则从中断时起重新计算;

2025-05-08 学历考试

未签劳动合同犯法吗

未签劳动合同是违法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未签劳动合同不仅损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还会使用人单位面临法律风险和赔偿责任 。以下是关于未签劳动合同的法律规定和后果的详细说明: 1.法律规定与期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

2025-05-08 学历考试

未签劳动合同有赔偿吗

​​未签劳动合同有赔偿吗?​ ​ ​​根据《劳动合同法 》规定,用人单位未签劳动合同需支付双倍工资(最长11个月),若违法辞退还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 以下是具体分析: ​​双倍工资赔偿​ ​:用工超1个月不满1年未签合同的,用人单位应从满1个月的次日起支付双倍工资。例如月薪5000元,劳动者可额外获赔5000元/月,最多11个月。若劳动者拒签合同,用人单位书面终止劳动关系则无需赔偿。

2025-05-08 学历考试

未签劳动合同有时效吗

未签劳动合同存在时效限制,但具体时效规则因争议类型和时效中断/中止情形而异。以下是关键要点: 仲裁时效期间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 一年 ,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争议不受此限制,但劳动关系终止后需在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时效中断与中止 中断 :如劳动者主张权利、向有关部门求助或对方同意履行义务,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中止

2025-05-08 学历考试

不给员工签劳动合同会有什么后果

企业不与员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将面临支付双倍工资、强制成立无固定期限合同、商业秘密保护缺失等重大法律风险,甚至可能因员工拒签而额外支付经济补偿金。 双倍工资的惩罚性赔偿 用工超过1个月未签合同,企业需从次月起按月支付双倍工资,最长11个月。例如员工月薪1万元,企业可能额外承担11万元赔偿,对人力成本造成显著压力。 无固定期限合同自动生效 满1年未签合同,法律直接视为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2025-05-08 学历考试

未签劳动合同2倍工资法律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未签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计算规则如下: 一、适用情形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1个月但不满1年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需支付二倍工资。具体包括以下两种情况: 用工后1个月内未签合同 :用人单位存在过错(如故意隐瞒、疏忽等),需支付2倍工资。 用工满1年后未签合同 :视为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2025-05-08 学历考试

未订立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

未订立劳动合同可能导致法律后果,包括劳动者权益受损和用人单位需承担经济责任。以下是详细说明: 劳动者权益受损 未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可能面临权益无法保障的风险,如无法明确工资、工时、工作条件等,增加劳动纠纷的可能性。 用人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如果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需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2025-05-08 学历考试

签了购车合同不买有法律后果

签了购车合同不买属于违约行为,需承担法律后果,具体如下: 一、违约责任 定金处理 若支付定金且无合同约定可撤销情形,卖方有权没收定金(单方违约)或双倍返还定金(卖方违约)。 若合同未约定定金,卖方可要求赔偿因准备车辆产生的费用(如运输、保管费)及转售差价损失。 违约金赔偿 合同明确约定违约金比例时,需按比例支付(如5%车款)。 未约定违约金时

2025-05-08 学历考试

劳动合同欺诈的法律后果

劳动合同无效,需赔偿损失 劳动合同欺诈的法律后果根据涉及主体和具体情况有所不同,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一、劳动合同的效力 自始无效 以欺诈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自始无效,即从订立之时起就不具备法律约束力。 部分无效 若劳动合同中其他条款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则无效部分不影响其他部分的效力。 二、用人单位的责任 支付劳动报酬 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必须支付报酬

2025-05-08 学历考试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