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档案管理制度及流程是规范档案管理、保障档案安全与有效利用的重要规范。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整理的核心内容:
一、总则
-
目的 :规范档案收集、整理、保管、利用等流程,确保档案完整、准确、系统,服务公司发展。
-
适用范围 :涵盖公司各部门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合同、会议记录等。
二、职责分工
-
行政人事部
-
负责公司档案集中管理、制度执行与监督检查;
-
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组织培训与考核;
-
负责档案销毁审批与监销工作。
-
-
部门负责人
-
本部门档案第一责任人,确保文件材料及时归档;
-
配合行政人事部完成档案移交、鉴定等任务。
-
-
档案管理人员
-
负责具体档案整理、分类、编号;
-
建立《文件管理记录目录》,实现档案信息化管理。
-
三、档案收集
-
日常收集 :部门经办人员及时整理形成文件,编制《部门管理记录目录》;
-
定期移交 :每季度结束后次月25日前将原件移交行政人事部,电子文件同步归档;
-
特殊文件 :重要合同、协议等需单独归档并标注密级。
四、档案整理与标识
-
分类原则 :按文件类型(文书、合同、科研等)、形成规律和价值等级分类;
-
编号规则 :编制唯一档号,包含来源、门类、分类体系等信息;
-
物理存放 :纸质文件按编号顺序装入文件盒,电子文件与纸质档案同步备份。
五、档案保管
-
保管期限 :根据文件性质确定保管年限,一般文书档案5-10年,项目档案5年等;
-
安全措施 :纸质档案存放在防火、防潮、防盗的档案柜中,电子文件加密存储;
-
权限管理 :严格限制档案借阅,仅限授权人员查阅,借阅需登记审批。
六、档案利用与销毁
-
利用流程 :填写《档案借阅审批单》,经批准后当面交接,借阅期限不超过15个工作日;
-
销毁程序 :无保存价值的档案需经法定代表人批准,登记造册后统一销毁;
-
保密要求 :涉及商业秘密的档案需单独管理,解密后按普通档案流程处理。
七、监督与考核
-
定期检查 :行政人事部定期对部门档案管理进行监察,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
绩效考核 :将档案管理纳入部门绩效考核体系,明确责任与奖惩机制。
八、附则
-
法律依据 :遵循《档案法》等法律法规,确保档案管理合规性;
-
信息化建设 :档案管理应与信息化系统同步,提高检索效率。
通过以上制度与流程的规范,可有效保障部门档案的安全性、完整性和可用性,为公司的决策与运营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