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时没有找到关于河北音像资料馆的上班时间信息,但是找到以下信息:
河北博物院开放时间
-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7:00(16:30停止入馆),周一闭馆。
- 法定节假日:开、闭馆安排请关注河北博物院官网发布的《河北博物院假期开放公告》。
建议直接联系河北音像资料馆或访问其官方网站以获取最准确的上班时间信息。
暂时没有找到关于河北音像资料馆的上班时间信息,但是找到以下信息:
建议直接联系河北音像资料馆或访问其官方网站以获取最准确的上班时间信息。
档案馆编目是指对档案进行分类、描述和组织,以便于检索和利用的工作。 档案馆编目工作是档案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对档案的接收、整理、描述和提供利用等多个环节。档案馆编目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档案接收 :档案馆需要接收各种类型的档案,包括纸质档案、电子档案、照片、录音录像等。在接收档案时,需要对档案进行初步的检查和登记,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档案整理 :接收到的档案需要进行整理
中山市档案馆属于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具体依据如下: 单位性质 中山市档案馆是市委直属的正处级事业单位,明确标注为公益一类。 经费来源 作为公益一类单位,其经费由财政全额供给,符合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的财政保障特征。 职能定位 主要承担档案收集、保管、利用及公共服务职能,包括为政府决策服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等,属于非营利性公共服务机构。 政策依据 根据《广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办法》及中山市相关文件
省档案馆公务员的工资水平属于中等偏上,但具体数额因地区、职级和编制类型差异较大,普遍月薪在4000-6000元区间,年终奖约1-2万元,综合年收入8-10万元。 其优势在于稳定性强、福利完善(如五险一金、住房补贴、带薪休假等),但晋升空间较有限,适合追求工作生活平衡的人群。 薪资构成与水平 基本工资按公务员职级标准发放,科员级通常在4000-6000元之间,加上绩效、津贴后
湖北省档案馆属于正厅级单位,具体信息如下: 行政级别 湖北省档案馆是省委、省政府直属的正厅级事业单位,内设11个处室,定编116人。 荣誉与排名 2024年国家档案局业务建设评价中,湖北省档案馆被评为“全国前列”,是中部地区唯一获此殊荣的省级档案馆。 在全国副省级以上综合档案馆排名中,湖北省档案馆位列全国第五、中部第一。 职能与定位 作为国家一级档案馆和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其职责包括档案管理
国际档案日征文800字的核心在于通过真实案例与历史细节展现档案的文化价值与社会意义,同时需符合Google EEAT标准(经验、专业性、权威性、可信度)。 文章应围绕档案的“见证历史、服务现实、启迪未来”功能展开,结合个人经历或行业观察,突出档案工作的严谨性与人文温度,避免泛泛而谈或纯理论堆砌。 1. 以真实故事切入主题 从档案工作者日常或历史档案的修复案例入手
2024年6月9日是第17个国际档案日,今年的主题为“筑梦现代化 奋斗兰台人”。这一主题旨在通过档案视角展现新时代的奋斗故事,弘扬档案工作的价值,激励档案人肩负起推动社会现代化发展的使命。 一、国际档案日的由来与意义 国际档案日由国际档案理事会(ICA)于2007年设立,旨在纪念ICA成立60周年。这一节日不仅是档案工作者的节日,更是推动公众认识档案价值、加强档案保护的重要契机。设立档案日的初衷
河北省档案馆馆藏档案资料利用规定主要包含以下要点: 一、利用原则与行为规范 维护国家利益优先 档案利用以维护党和国家利益为首要原则,确保档案安全与秘密。 合法凭证要求 单位和个人需持合法证明(如单位介绍信、身份证等)申请利用档案。 禁止擅自公开 未经允许,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公布档案内容。 二、申请与审批流程 简化手续情形 本组织移交档案:提供单位查档公函; 本人或近亲属捐赠档案:提供捐赠证明
参公或事业编制 河北省档案局的编制情况需结合其机构性质和职能进行具体说明: 机构性质与隶属关系 河北省档案局(馆)是省委、省政府直属 事业机构 ,由省政府直接管理,承担全省档案事业的行政管理和档案保管职能。 编制类型 行政编制 :部分岗位通过公务员考试录用,属于行政编制,享受公务员待遇。 事业编制 :大部分岗位为全额或差额事业编制,属于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工资水平与行政编仅差约100元。
2024年档案工作总结和2025年计划的核心在于 :规范化管理 、数字化转型 和服务效能提升 。2024年,档案工作通过强化资源归集、优化开放审核流程和推进数字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2025年将聚焦智能技术应用、民生档案服务优化和跨部门协同,进一步释放档案价值。 2024年工作总结 资源建设 :全年接收71家单位档案634卷4455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条例》及相关规定,县级档案馆接收档案的年限要求如下: 一、基本年限要求 中央级、省级、设区的市级档案馆接收范围 立档单位需自档案形成之日起满20年移交。 县级档案馆接收范围 立档单位需自档案形成之日起满10年移交。 二、特殊情况下的提前移交 省辖市、县级档案馆可接收立档单位保管满10年(或30年)的具有永久、长期保存价值的文书档案,经单位同意可提前移交。 三
档案馆接收档案的范围主要依据《各级各类档案馆收集档案范围的规定》确定,分为综合档案馆、部门档案馆和专门档案馆三类,具体如下: 一、综合档案馆接收范围 本级政府机构 包括中国***委员会、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政协、司法机关(法院、检察院)、民主党派机关、工会、共青团、妇联等。 下属及临时机构档案 综合档案馆可接收上述机构下属单位及临时机构的档案。 乡镇机构档案
综合档案馆接收档案的范围主要依据《各级各类档案馆收集档案范围的规定》(国家档案局第9号)确定,具体如下: 一、法定接收机构 党政机关:包括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及民主党派机关 人民团体:工会、共青团、妇联等 国有及事业单位:涵盖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下属单位 二、延伸接收范围 下属单位与临时机构:综合档案馆可接收上述机构下属单位及临时机构的档案 乡镇机构档案
档案馆保存的档案主要分为以下五类,涵盖政府、教育、科研等领域的历史记录: 政府机关档案 包括各级政府形成的文书档案、会计档案、建设项目档案等,具有永久保存价值。例如南京市档案馆保存的政府公文及历史档案。 教育机构档案 高校档案是重点,涵盖招生、教学、科研、基建等活动的记录,如学生档案、学术成果、校史资料等。 历史档案 包括革命历史档案、旧政权档案及历史文献
学习经历、工作证明等 个人档案是记录个人成长、工作经历和综合素质的重要文件,其内容因档案类型(如学籍档案/人事档案)和保管主体(单位或人才中心)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以下是主要包含的内容及存放说明: 一、个人档案通常包含的材料 基础信息类 高中档案(含入学录取通知书、学籍卡) 报到证(含报到联) 身份证、户口本等身份证明材料 学业与工作经历类 学习成绩表、奖惩材料(如奖学金、表彰证书) 入团
接收移交、征集捐赠、购买征购 档案馆收集档案的渠道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综合权威信息整理如下: 一、按来源接收档案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移交 各类组织需按国家规定定期向档案馆移交档案,包括日常业务形成的文件、项目档案等。 被撤销机关移交或主动介入 当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发生撤销、合并等情形时,需按要求移交档案,或由档案馆主动介入接收。 档案室移交 机关内部文书或业务部门需定期整理归档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