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类危险品是国际危险品分类中的“杂项危险物质和物品”,涵盖不符合前8类定义但仍有潜在危害的物质,主要包括锂电池、石棉、干冰、危害环境物质等11个子类。
- 以微细粉尘危害健康的物质:如石棉(UN2212、UN2590),长期吸入可能导致肺部疾病。
- 释放易燃气体的物质:如可膨胀聚苯乙烯珠粒(UN2211),运输中可能释放易燃蒸汽。
- 锂电池组:包括锂金属电池(UN3090)、锂离子电池(UN3480)等,存在短路起火风险。
- 电容器:如双电层电容器(UN3499),可能因能量释放引发危险。
- 救生设备:如电启动安全气囊(UN3268),含化学充气装置。
- 火灾中产生二恶英的物质:如多氯联苯(UN2315),高温下释放剧毒物质。
- 高温运输物质:如熔融金属(UN3257),需控制温度避免泄漏。
- 危害环境物质:包括液体(UN3082)和固体(UN3077)污染物。
- 转基因微生物:如UN3245,需防止生物污染。
- 硝酸铵基化肥:如UN2071,可能引发爆炸反应。
- 其他未分类危险品:如干冰(UN1845)、磁化材料(UN2807)等。
提示:运输第9类危险品需严格遵循包装和标识规范,部分物品需特殊温度控制或隔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