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品分类1-9类的编号体系主要依据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 规章范本》(TDG)进行划分,具体如下:
一、爆炸品(第1类)
-
1.1项 :具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如高氯酸)
-
1.2项 :有进射危险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如二亚硝基苯)
-
1.3项 :具有燃烧危险并有局部爆炸危险或局部进射危险,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如汽油)
-
1.4项 :不呈现重大危险的物质(如四唑并-1-乙酸)
-
1.5项 :有整体爆炸危险的非常不敏感物质
-
1.6项 :无整体爆炸危险的不敏感物质
二、气体(第2类)
-
2.1项 :易燃气体(如乙炔、氢气)
-
2.2项 :非易燃无毒气体(如氧气、氮气)
-
2.3项 :毒性气体(如氯气、氰化物)
三、易燃液体(第3类)
- 以闪点≤60℃且沸点>35℃为划分标准
四、易燃固体、易于自燃的物质、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第4类)
-
4.1项 :易燃固体(如汽油、油漆)
-
4.2项 :自反应物质(如白磷)
-
4.3项 :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如金属钠)
五、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第5类)
-
5.1项 :氧化性物质(如高锰酸钾)
-
5.2项 :有机过氧化物(如过氧化氢)
六、毒性物质和感染性物质(第6类)
-
6.1项 :剧毒化学品(如氰化钾)
-
6.2项 :感染性物质(如病毒、细菌)
七、放射性物质(第7类)
-
7A号 :放射性核素
-
7B号 :放射性同位素化合物
-
7C号 :放射性气体
-
7E号 :放射性液体
八、腐蚀性物质(第8类)
- 以酸、碱、盐等腐蚀性物质为主
九、杂项危险物质和物品(第9类)
- 包括危害环境物质(如农药、锂电池)
补充说明
-
编号规则 :类别下细分多项,例如第1类下有1.1至1.6项,共6个子类别
-
危险性排序 :类别编号顺序不代表危险程度,仅用于分类标识
-
应用场景 :国际海运、航空运输等需严格遵循TDG分类标准
以上分类体系确保了危险品在运输、储存等环节的规范管理,降低安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