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主义认为人类的学习和思维过程类似于计算机的信息加工,强调内在心理过程如记忆、理解和问题解决的核心作用,主张通过科学实验研究心智活动。其核心观点可概括为以下三点:
-
心智即信息处理系统
认知主义将大脑类比为计算机,认为学习是输入、编码、存储和提取信息的过程。例如,记忆分为感觉记忆、工作记忆和长时记忆三个阶段,各阶段处理信息的方式不同。 -
学习依赖主动建构
反对行为主义的被动反应论,强调学习者通过注意、组织、联想等心理活动主动构建知识。比如,理解新知识时需要与已有经验建立联系(即“图式”理论)。 -
可观察行为反映内在认知
虽然研究不可直接观察的心理过程,但通过反应时间、错误率等行为指标推断认知机制。典型实验如“斯特鲁普效应”证明自动化加工与注意控制的交互。
这一理论为教育(如 scaffolding 教学法)、人工智能(认知建模)等领域提供了基础框架,但近年也因过度简化人脑机制受到质疑。理解认知主义有助于优化学习策略,例如通过刻意练习强化记忆编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