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是培养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其框架由三个维度(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和六个方面(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构成。这一框架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其具备应对未来挑战的综合能力。
1. 文化基础:奠定学生的精神根基
文化基础维度关注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科学素养,具体体现为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人文底蕴强调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传承,以及对不同文化的尊重与包容;科学精神则注重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这一维度帮助学生形成深厚的文化认同和科学探究能力。
2. 自主发展:塑造学生的内在动力
自主发展维度关注学生的自我管理和学习能力,具体体现为学会学习和健康生活。学会学习强调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策略,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健康生活则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包括体育锻炼、情绪管理和良好习惯的养成。这一维度帮助学生建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3. 社会参与: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社会参与维度关注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具体体现为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责任担当要求学生具备对社会、对他人负责的意识,能够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实践创新则注重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行动的能力,鼓励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和创新。这一维度帮助学生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的公民。
总结与提示
核心素养的三个维度和六个方面共同构成了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提供了明确的方向。教育者和家长应注重从文化、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三个层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帮助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