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发工资未申报个税属于违法行为,员工可立即投诉举报并要求补缴,企业将面临补税、罚款甚至刑事责任。关键解决步骤包括:收集工资证据、向税务机关举报、督促企业补申报,同时企业需承担滞纳金及信用受损等后果。
若发现公司未申报个税,员工应首先保存工资条、银行流水等证明实际收入的材料。通过电子税务局或线下窗口提交举报,税务机关核实后将责令企业补缴税款并处以罚款(通常为应扣未扣税款的50%-3倍)。对于长期恶意逃税的企业,负责人可能面临刑事处罚,如逃税罪可判罚金或监禁。
企业未申报个税的法律风险分三层面:
- 经济处罚:除补缴税款外,需按日加收万分之五滞纳金,罚款上限可达1万元;若构成逃税,罚款比例升至1-5倍。
- 信用影响:企业纳税信用等级直接下调,被列入税务异常名单后,发票申领、招投标等业务受限。
- 刑事责任:通过私人账户发工资避税可能被认定为财产混同,股东需连带偿债;累计逃税超5万元即符合逃税罪立案标准。
对于工资未达起征点(月薪5000元以下)的情况,企业仍须完成零申报,否则因未履行报送义务面临2000元以下罚款。员工若自行补缴个税,需在次年6月30日前通过个税APP办理汇算清缴,但企业代扣责任不因此免除。
提示:企业与员工均应重视个税合规,定期核查纳税记录。员工**时优先与公司协商,无果后立即举报;企业需完善财务流程,避免因小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