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追溯管理制度的核心是通过唯一标识(UDI码)、全流程记录和信息化管理,确保医疗器械从生产到销毁的全程可追溯,保障患者安全并满足法规要求。其关键亮点包括:强制性追溯义务(注册人/备案人为主体)、高风险器械重点监管(植入/介入类需绑定患者信息)、数据真实性与完整性(采购至报废全环节记录)、UDI码应用(国家统一标准赋码上传)。
-
追溯范围与责任主体
制度覆盖医疗器械全生命周期,生产企业需建立追溯体系并上传UDI数据,医疗机构则负责使用环节记录,尤其是植入类器械需关联患者病历,确保问题产品可精准召回。 -
关键追溯信息要求
高风险器械需记录患者姓名、手术信息、产品批号及UDI码;普通器械需保存采购凭证、维护日志。销毁环节需登记数量、方式及执行人,重复使用器械需单独标注消毒记录。 -
技术与管理双驱动
采用UDI码作为追溯基础,结合电子信息系统实现数据互通。同时建立预防/纠正程序,定期核查库存与记录,对不符合标准的产品立即停用并上报。 -
法规衔接与风险控制
制度与《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等法规联动,要求企业同步更新技术文件以适应新标准,医疗机构需配合不良事件监测,形成闭环管理。
提示: 2025年UDI码将全面推行,相关单位需提前优化信息系统,避免因数据脱节导致合规风险。追溯不仅是法规要求,更是质量管理的核心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