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二级、一级
药品追溯码分级管理办法主要依据包装层级和功能进行划分,具体如下:
一、分级标准
-
大码(三级追溯码)
位于药品最外层包装,用于标识整批药品的批次信息,包含生产厂商、生产日期、有效期等基础追溯数据。
-
中码(二级追溯码)
介于大包装与小包装之间,属于中间层级包装的追溯码,补充了批次信息的细节,便于批量管理。
-
小码(一级追溯码)
标识最小销售包装单元(如单盒药品),是药品追溯的最基础单元,可追溯到具体生产批号、销售流向等详细信息。
二、功能与作用
-
全链条追溯 :通过扫描小码,可追踪药品从生产、流通到销售的全过程,确保药品安全。
-
医保支付保障 :大连市医保局要求定点零售药店必须采集并上传追溯码,未扫码药品无法进行医保结算。
-
监管效能提升 :分级体系使监管部门能精准定位问题药品,提高监管效率。
三、查询方式
购药者可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扫描药盒上的追溯码,获取药品生产、流通、销售等详细信息。
四、管理要求
-
全面覆盖 :药品生产、批发、零售各环节需实现追溯码的全覆盖。
-
数据上传 :需及时准确将追溯码上传至国家医保信息平台,确保“应采尽采、依码结算、依码支付”。
通过以上分级管理办法,药品追溯体系实现了从源头到终端的全链条可追溯,有效保障了用药安全与医保基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