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项技术升级和安全性能提升
中央2025年电动自行车新规定,即《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24),将于2025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此次新标准的修订旨在提升电动自行车的安全性能,并满足消费者的使用需求。以下是主要变化内容:
- 安全性能提升 :
-
强化非金属材料防火阻燃要求,针对弹性软垫材料、纺织品、皮革、电气回路导线等不同类别非金属部件分别规定了防火阻燃指标。
-
增加电动机低速运行转矩等要求,确保电动自行车的动力性能满足安全需求。
-
完善电池组、控制器、限速器的防篡改要求,有效防范非法改装行为。
-
提升制动性能要求,缩短了车辆的最大制动距离,降低了碰撞事故发生的风险。
- 车辆参数调整 :
-
将使用铅酸蓄电池的电动自行车整车质量上限由55kg提升到63kg,以适应市场需求和消费者使用习惯。
-
明确电动自行车使用塑料的总质量不应超过整车质量的5.5%,以减少火灾隐患。
- 新增与调整的功能要求 :
-
要求电动自行车具备北斗定位、通信与动态安全监测功能,提高车辆的追踪和安全管理能力。
-
不再强制要求所有车型均安装脚踏骑行装置,使得电动自行车的设计更加灵活多样,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日常使用需求。
-
鼓励电动自行车安装后视镜,以提高驾驶者的视野范围。
-
要求生产企业明确电动自行车的建议使用年限,并在铭牌、产品合格证上进行标注,以便消费者了解车辆的使用寿命和保养要求。
- 管理与规范 :
-
所有合规电动自行车必须悬挂号牌才能上路,有利于加强车辆管理,提高交通安全。
-
禁止对限速装置、电机功率等关键部件进行改装,杜绝“超标车”扰乱市场秩序。
-
后座仅可搭载12岁以下儿童,避免超载带来的安全隐患。
-
要求骑行者必须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不逆行、不在机动车道行驶等。
-
鼓励设立非机动车停车区,减少乱停乱放现象。
这些新规定的实施将有助于降低火灾事故隐患和危害,减少交通事故风险,有效防范非法改装,提升车辆整体安全性能,更好满足消费者日常使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