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业人员掌握安全生产知识是保障自身安全、提升企业效能的基础,核心要点包括:理解安全方针与原则、识别危险源与应对措施、强化应急处理能力、落实日常安全培训。
-
安全方针与基本原则
我国安全生产方针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要求从业人员将安全置于生产首位,通过预先分析危险源、落实预防措施降低事故风险。同时需遵循“四不放过”“三同时”等原则,确保事故原因彻查、隐患整改到位,实现生产与安全的统一。 -
危险源识别与应对
常见危险源包括机械伤害、高处坠落、电气火灾等。例如,操作旋转设备时严禁戴手套,高处作业需系安全带并确保脚手架稳固,用电设备需定期检查漏电保护装置。针对不同场景,需严格按规程操作,如危险化学品存储需远离明火,燃气使用后立即关闭阀门。 -
应急处理与自救能力
从业人员需掌握火灾、触电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火灾时使用灭火器或湿毯扑救初期火情,触电事故需先切断电源再施救。定期参与应急演练,熟悉逃生路线和报警流程,确保在事故中快速疏散或科学施救。 -
持续培训与责任落实
企业需定期组织安全培训,覆盖岗位操作规程、风险防控等内容,并通过考核确保员工掌握。个人应主动学习案例警示,如“班前会”强调安全要点,举报隐患行为。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杜绝违章指挥或冒险作业。
安全生产知识需内化为日常习惯,通过制度约束与主动学习,构建“人人懂安全、全员守规则”的防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