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就业人员选择60%档退休,养老金大约能开多少?
灵活就业人员在退休时,养老金的计算依据主要包括缴费年限、缴费基数和退休年龄等因素。如果选择60%档,意味着按照当地社平工资的60%作为缴费基数来缴纳养老保险。
养老金计算公式
退休后每月领取的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
基础养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 本人平均缴费指数=(第1年缴费基数/第1年社平工资+…+第n年缴费基数/第n年社平工资)/n
-
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
- 个人账户储存额=缴费基数×8%×缴费年限
- 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确定,通常为139个月。
60%档养老金示例
假设某灵活就业人员在某市选择60%档,即按照当地社平工资的60%缴纳养老保险,缴费年限为15年,退休年龄为60岁,当地社平工资为5000元。
- 基础养老金 =(5000+5000×60%)/2×15×1%=600元
- 个人账户养老金 =5000×60%×8%×15/139≈32.37元
该人员退休后每月领取的养老金约为600+32.37=632.37元。
影响养老金的因素
- 缴费年限:缴费年限越长,养老金越高。
- 缴费基数:缴费基数越高,养老金越高。
- 退休年龄:退休年龄越大,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越少,养老金越高。
- 社平工资:社平工资越高,基础养老金越高。
总结
灵活就业人员选择60%档退休,养老金的具体数额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以上计算仅供参考,具体数额还需根据个人情况和当地政策来确定。建议灵活就业人员根据自身经济状况和需求,合理选择缴费档次,以保障退休后的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