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废止了吗

经济法并未废止,它作为与民商法平行的法律部门,持续有效。以下是具体说明:

  1. 法律定位

    经济法属于公法范畴,主要调整国家与市场、企业之间的经济关系,包括市场准入、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产品质量监督等。

  2. 与合同法的区别

    • 合同法 :2021年1月1日起废止,属于私法,规范平等主体间的合同行为。

    • 经济法 :未废止,仍作为独立法律部门存在,具有更强的公法属性。

  3. 现行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六十四条明确规定了合同的民事法律属性,进一步区分了合同行为与经济法调整的市场行为。

经济法作为调整市场秩序的重要法律部门,至今仍有效施行。

本文《经济法废止了吗》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2861790.html

相关推荐

经济法与民法的区别是什么

民法典与经济法在调整范围、主体构成、立法思想及调整手段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具体如下: 一、调整范围 民法典 :综合调整平等主体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涵盖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等广泛领域,具有基础性和普遍性。 经济法 :聚焦于经济活动中的纵向关系(如政府与企业)和特定经济关系(如市场垄断、消费者权益保护),强调经济秩序的维护。 二、主体构成 民法典

2025-05-10 会计考试

有经济法这部法律吗

经济法作为法律部门是存在的,但需注意其并非单一法律,而是由多个法律规范组成的法律体系。以下是具体说明: 法律部门存在性 经济法是调整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关系的法律部门,具有国家干预经济、社会责任本位等特点,主要规范市场规制、宏观调控等社会关系。 法律体系构成 经济法包含多个子领域法律,如: 市场规制 :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 宏观调控 :财政法、税法、计划法

2025-05-10 会计考试

灵活就业最低档交15年能拿多少钱

​​灵活就业按最低档缴纳15年养老保险,退休后每月可领取的养老金约为900-1300元(具体金额因地区经济水平、社平工资差异而浮动)​ ​。​​关键亮点​ ​:①养老金由基础账户和个人账户组成,遵循“多缴多得”原则;②深圳等经济发达地区因社平工资高、地方补贴多,实际领取金额可能高于内地城市;③当前测算未考虑未来工资增长、政策调整等变量,实际金额以退休时社保局核算为准。 分点展开: ​​计算逻辑​

2025-05-10 会计考试

商法和经济法哪个难

商法和经济法的难度因人而异,主要取决于学习方法、兴趣方向及考试要求。以下是综合分析: 一、学习难度对比 商法 内容繁杂 :涵盖公司法、合同法、知识产权等,需记忆大量法律条文和案例,尤其民商结合趋势下,经济法与商法交叉考查增加难度。 案例导向 :注重逻辑推理和具体案件分析,对细节要求高,常需通过案例理解抽象法律概念。 经济法 政策性强 :涉及财政、税收、竞争法等,需关注最新法规变化

2025-05-10 会计考试

灵活就业60%个人账户

灵活就业人员缴纳社保时,‌个人账户占比高达60% ‌,远高于企业职工的8%,这是国家为保障灵活就业者权益的重要政策设计。该模式通过提高个人账户积累比例,强化养老保障的自主性,但需注意缴费基数、长期收益与短期压力的平衡问题。 ‌核心差异点 ‌ ‌账户结构优化 ‌:灵活就业者养老保险缴费比例为20%(全部自担),其中12%进入统筹账户,‌8%计入个人账户 ‌

2025-05-10 会计考试

灵活就业60%档退休开多少

灵活就业人员选择60%档退休,养老金大约能开多少? 灵活就业人员在退休时,养老金的计算依据主要包括缴费年限、缴费基数和退休年龄等因素。如果选择60%档,意味着按照当地社平工资的60%作为缴费基数来缴纳养老保险。 养老金计算公式 退休后每月领取的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2025-05-10 会计考试

灵活就业交60%退休后拿多少钱

3000-4272元/月 根据2025年社保新规,灵活就业人员选择60%缴费档次并退休后的养老金待遇受多个因素影响,具体计算方式如下: 一、养老金构成 养老金由 基础养老金 和 个人账户养老金 两部分组成: 基础养老金 计算公式: $$\text{基础养老金} = \frac{\text{退休时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 \text{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 \times

2025-05-10 会计考试

灵活就业社保60档交多少钱

灵活就业社保60档的缴费金额因地区政策、社会平均工资等因素存在差异,具体如下: 一、全国范围参考 缴费基数与金额 以2024年多地数据为例,60%档次的月缴费金额约在 600-1200元 之间,年缴费约 7200-14400元 。例如: 若当地社平工资6000元,60%档基数3600元,月缴费720元(含个人8%和单位12%); 若基数5100元

2025-05-10 会计考试

灵活就业最低档和60档区别

灵活就业最低档与60%档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缴费金额、个人账户积累、未来待遇及适用人群等方面,具体如下: 一、缴费金额与基数 最低档 :通常为当地社平工资的60%,缴费基数固定,每月需缴纳基数×20%(其中12%进入统筹账户,8%进入个人账户)。 60%档 :即最低档本身,缴费金额最低,适合经济压力大的人群。 二、个人账户积累 最低档 :因缴费基数低,个人账户积累较少,影响未来养老金等社保待遇

2025-05-10 会计考试

经济法包括合同法吗

根据权威法律文献和现行立法体系,经济法 不包括合同法 ,二者属于不同法律部门。具体分析如下: 法律部门划分 经济法 :属于公法范畴,主要规范国家与市场主体的经济关系,包括市场监管法、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 合同法 :属于私法范畴,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明确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和终止等。 现行立法体系 我国现行立法未制定统一的经济法典

2025-05-10 会计考试

经济法包含劳动法吗

经济法并不包含劳动法。两者在法律体系中具有不同的调整对象和范围。以下是具体分析: 调整对象 劳动法 :主要调整劳动关系,即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其核心是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规范劳动合同的签订与履行,确保劳动者的平等就业权、劳动报酬权、休息休假权等基本权利。 经济法 :调整的是经济关系,包括市场竞争、消费者权益保护、企业组织管理等方面。其目的是维护市场秩序

2025-05-10 会计考试

经济法属于社会法吗

​​经济法是否属于社会法存在学术争议,但主流观点认为两者既有交叉又保持独立:经济法以社会公共利益为本位,但更侧重经济秩序与宏观调控;社会法则聚焦社会保障和弱势群体权益,两者共同构成现代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 ​​经济法的社会属性​ ​ 经济法诞生于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的需求,其核心是通过国家调控维护市场秩序(如反垄断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它虽具有社会公共性

2025-05-10 会计考试

民法典是经济法吗

不是 民法典不属于经济法,而是属于民商法范畴。以下是具体分析: 法律分类依据 民法典与经济法的划分基于调整对象不同: 民商法 :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如《民法典》《公司法》); 经济法 :由国家干预经济活动,如《预算法》。 民法典的核心定位 作为市场经济的基本法,规范市场交易行为,保障经济秩序; 调整范围覆盖婚姻家庭、继承、合同等非经济领域。 与经济法的区别

2025-05-10 会计考试

经济法流押条款

‌经济法中的流押条款是指抵押合同中约定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时,抵押权人可直接取得抵押物所有权的条款。 ‌我国《民法典》明确禁止流押条款,因其可能损害公平原则,导致抵押物价值与债权失衡。 ‌法律禁止原因 ‌ 流押条款易造成抵押权人利用优势地位压低抵押物价值,损害债务人权益。例如,若房产市场价远高于债务金额,直接取得所有权会导致不公。 ‌替代性规定 ‌ 法律允许抵押权人通过协议折价

2025-05-10 会计考试

经济法包括哪些法律法规

​​经济法是规范国家宏观经济管理活动的法律总和,核心涵盖宏观调控、市场秩序、产业振兴等六大领域,现行有效法律约60件。​ ​其核心作用在于平衡市场自主性与政府干预,保障公平竞争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宏观调控法律​ ​:如《预算法 》《审计法》《中国人民银行法》等财税金融法规,以及《个人所得税法 》《企业所得税法 》等税收法律,确保经济平稳运行。 ​​市场秩序法规​ ​

2025-05-10 会计考试

经济法与民法的区别

调整范围、主体、手段不同 经济法与民法是现代法律体系中的两大核心法律部门,二者在多个维度存在显著差异,具体区别如下: 一、调整范围不同 经济法 调整国家干预经济活动中的社会关系,包括宏观经济管理(如反垄断、反倾销)、市场监管、经济组织内部关系等。例如《反垄断法》规范市场竞争行为,《公司法》调整公司内部治理结构。 民法 仅调整平等主体之间以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为基础的私法关系,如合同、物权、人格权等

2025-05-10 会计考试

经济法是谁制定的

经济法作为法律概念的制定,其核心信息如下: 概念提出者 经济法概念最早由德国学者提出。1906年,德国学者T.德扎米(Theodor Dazimi)在《公有法典》中首次使用“经济法”这一术语,标志着现代经济法概念的形成。 法律体系发展 德国是现代经济法的发源地,19世纪末通过《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奠定了经济法的基础。 美国在1890年通过《谢尔曼法》(反垄断法)

2025-05-10 会计考试

经济法和商法的区别

调整范围、法律目的、性质不同 经济法和商法是现代法律体系中的两大重要分支,二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调整范围 经济法 调整国家与经济活动主体(包括企业、消费者、政府等)之间的法律关系,涉及宏观经济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福利等领域。例如财政法、税收法、反垄断法等。 商法 以市场交易为核心,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商业法律关系,如公司法、合同法、知识产权法等,主要关注商业活动的规范与效率。 二

2025-05-10 会计考试

经济法与刑法的关系与区别

​​经济法与刑法是法律体系中两大重要部门法,前者聚焦经济活动的宏观调控与市场规制,后者专司犯罪行为的界定与刑罚制裁。两者的核心区别在于调整对象与法律后果:经济法规范经济关系(如垄断、不正当竞争),以行政责任为主;刑法惩治犯罪行为(如金融诈骗、逃税),以刑事责任为手段。关键联系在于经济违法行为若严重危害社会,可能构成犯罪,需刑法介入(如洗钱罪)。​ ​ ​​调整对象差异​ ​

2025-05-10 会计考试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