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节气承载着中国人对自然的敬畏与生活的智慧,其传统习俗以祭日、吃春菜、竖蛋等为核心,既蕴含祈福纳祥的寓意,又体现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春分时节的祭日仪式可追溯至周代,帝王于日坛祭祀太阳神,祈求风调雨顺,民间虽无皇家典礼,但保留了扫墓春祭的习俗,表达对祖先的追思。吃春菜是岭南地区的特色,野苋菜与鱼片滚煮成“春汤”,民谚“春汤灌脏,洗涤肝肠”道出了人们对健康的朴素愿望。竖蛋游戏风靡全球,光滑新鲜的鸡蛋在春分日更易竖立,“春分到,蛋儿俏”的趣味活动暗合昼夜平衡的自然规律。送春牛图、粘雀子嘴、放风筝等习俗,或劝农耕、或护庄稼、或迎春光,均以生动形式传递农耕文明的生活智慧。
春分习俗是中华文化的活态传承,今日重温这些传统,既能感受古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亦能从中汲取和谐共生的生活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