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燃气经营管理条例明确规定燃气经营需取得特许经营许可,企业须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专业技术团队及应急处理能力,并遵循统一规划、规范服务、安全优先原则。条例强调用户权益保障,要求经营企业公开服务标准、收费标准及投诉渠道,同时建立智能化监测平台实现供气全流程监管。
-
特许经营准入机制
燃气经营企业必须通过政府公开招标获得特许经营权,且资质审核包含安全生产评估、管网设施验收及专业技术人员配备。新修订条例新增信用评价体系,将企业过往安全记录、用户满意度纳入评估指标,未达标者不得进入市场。 -
全链条安全管理要求
企业需定期开展燃气管道巡检、用户端设备检查,建立隐患排查台账并向主管部门备案。针对老旧小区、餐饮场所等重点区域,条例要求加装智能泄漏报警装置,并接入城市安全监测网络。工商业用户须签订用气安全协议,明确双方责任。 -
用户服务与权益保障
燃气费用收取需公示明细,禁止捆绑收费或加收未明示项目。企业须提供24小时紧急抢修服务,故障响应时间城区不超过1小时、郊区不超过2小时。用户可自主选择合规燃气器具,企业不得强制销售指定产品。 -
应急管理与违规处罚
燃气企业需制定事故应急预案并每年演练,储备应急物资与抢修队伍。若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最高可处企业年营业额30%罚款,并吊销特许经营资格。新增举报奖励制度,鼓励公众监督违规供气、破坏管网等行为。
燃气管理条例的实施将进一步提升安徽省燃气行业规范化水平,建议用户优先选择公示资质齐全的企业,定期检查家中燃气设备,发现异常及时通过官方渠道报修或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