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安监总局116号文(安监总管三〔2014〕116号)是2014年发布的《关于加强化工安全仪表系管理的指导意见》,核心目标是规范化工安全仪表系统(SIS)全生命周期管理, 强化功能安全要求,预防危险化学品事故。文件明确要求涉及“两重点一重大”(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工艺和重大危险源)的化工装置必须设计符合标准的安全仪表系统,并分阶段推进在役装置评估整改。
- 重要性:化工安全仪表系统(SIS)是保障生产安全的关键屏障,包括安全联锁、紧急停车等功能,需独立于过程控制系统。文件指出,发达国家重大化工事故多与SIS失效相关,我国需解决设计、维护等环节的不足,提升系统可靠性。
- 基础工作:要求加快培养功能安全技术人才,完善技术标准和认证体系,推动符合国情的功能安全认证服务,如依据GB/T20438和GB/T21109标准。
- 全生命周期管理:从设计阶段的风险分析、安全完整性等级(SIL)确定,到安装调试、联合确认及后期维护,均需严格规范。强调定期检验测试、故障管理及设备准入制度。
- 实施时间表:新建项目分阶段执行,2016年起大型化工企业率先落实,2020年全面覆盖;在役装置需在2019年底前完成评估整改。
提示:企业需将安全仪表系统管理纳入整体安全管理体系,结合文件要求制定内部规范,持续提升风险防控能力。功能安全不仅是合规要求,更是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技术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