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患排查暂行规定16号令

​《隐患排查暂行规定16号令》是2007年国家安监总局发布的安全生产核心法规,明确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区分一般与重大隐患并分类处理,强化主体责任与监管职责,旨在预防事故、保障生命财产安全。其核心亮点包括​​隐患分级管理、资金专项保障、五定整改原则及举报奖励机制​​,构成企业安全管理的强制性框架。

  1. ​隐患定义与分级​
    规定将事故隐患分为一般隐患(可立即整改)和重大隐患(需停产停业治理),明确界定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缺陷三大类型,为精准治理提供依据。重大隐患需由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治理方案,并上报监管部门。

  2. ​主体责任落实​
    生产经营单位是隐患排查治理的第一责任主体,必须建立专项制度、保障资金投入,并实行从主要负责人到从业人员的全员责任制。企业需定期组织技术人员排查隐患,建立信息档案并实施动态监控。

  3. ​监管与协同机制​
    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负责综合监督,对重大隐患实行挂牌督办,必要时可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跨部门隐患需移送处理并记录,形成政府与企业联动的闭环管理。

  4. ​整改与应急措施​
    隐患治理遵循“五定原则”(定措施、责任人、期限、经费、预案),无法立即整改的需采取临时防护。自然灾害类隐患需制定应急预案,预警时须撤离人员并加强监测。

  5. ​社会参与与激励​
    鼓励职工和社会公众举报隐患,对有功人员给予物质奖励。企业需建立举报制度,形成内外结合的隐患发现网络。

​提示​​:企业需定期开展隐患统计分析并按时上报,治理后需经监管部门审查方可复产。该规定是安全生产的“硬约束”,企业应将其融入日常管理,避免法律风险与事故损失。

本文《隐患排查暂行规定16号令》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2928213.html

相关推荐

国家安监总局16号令

国家安监总局16号令,即《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旨在建立一套长效机制来强化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确保事故隐患得到及时发现与治理,从而减少事故发生,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该规定适用于所有生产经营单位,并且对重大事故隐患和一般事故隐患进行了明确界定,要求企业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一、背景及目的 为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2025-05-11 会计考试

国家安监总局16号令和五定原则

国家安监总局16号令(《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是安全生产领域的重要法规,明确了事故隐患的定义、分类及治理要求 ,而“五定原则”作为其配套措施,通过“定责任人、定措施、定时间、定完成人、定验收人”确保隐患整改闭环管理 ,二者共同构成企业安全管理的核心框架。 一、国家安监总局16号令的核心内容 隐患定义与分类

2025-05-11 会计考试

国家安监总局36号令最新

‌国家安监总局36号令最新修订内容聚焦于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明确高危行业风险管控要求,并加大违法违规处罚力度,于2025年正式生效。 ‌ ‌主体责任细化 ‌ 新规要求企业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承担首要责任,必须亲自部署并落实安全生产投入、培训及应急预案。高危行业需设立专职安全管理岗位,且负责人须具备专业资质。 ‌风险分级管控 ‌ 新增“红橙黄蓝”四色风险等级标识制度

2025-05-11 会计考试

国家安监总局116号文原文

​​国家安监总局116号文(安监总管三〔2014〕116号)是2014年发布的《关于加强化工安全仪表系管理的指导意见》,核心目标是规范化工安全仪表系统(SIS)全生命周期管理,​ ​ ​​强化功能安全要求,预防危险化学品事故​ ​。​​文件明确要求涉及“两重点一重大”(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工艺和重大危险源)的化工装置必须设计符合标准的安全仪表系统,并分阶段推进在役装置评估整改​ ​。

2025-05-11 会计考试

安监总局16号令最新版

安监总局16号令最新版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是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于2007年12月28日发布的,自2008年2月1日起施行。该规定旨在建立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强化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事故隐患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主要内容 适用范围 适用于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2025-05-11 会计考试

安监局三号令是什么

安监局三号令,即《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是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于2006年发布的一项重要法规,旨在加强和规范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培训工作 ,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 ,防范伤亡事故 ,减轻职业危害 。以下是该法规的主要内容和亮点: 1. 法规背景与目的 安监局三号令的制定依据是《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 目标是规范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培训,提升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2025-05-11 会计考试

安全监管总局第16号文件内容

安全监管总局第16号文件《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主要内容包括以下要点: 一、适用范围与定义 适用于生产经营单位及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明确事故隐患分为 一般事故隐患 (可立即整改)和 重大事故隐患 (需停产停业整改)。 二、责任与制度要求 生产经营单位需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

2025-05-11 会计考试

安监总局88号文件废止了吗

​​安监总局88号文件未被废止,目前仍有效且广泛应用于化工过程安全管理领域​ ​。该文件全称为《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化工过程安全管理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管三〔2013〕88号),是指导化工企业提升安全生产水平的核心规范性文件,其内容涵盖风险辨识、操作规程、应急管理等关键环节。 ​​文件核心内容​ ​:88号文件明确了化工过程安全管理的12项重点任务,包括安全生产信息管理、风险分级管控

2025-05-11 会计考试

国家安监总局88号令实施日期

国家安监总局第88号令《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实施日期为 2016年7月1日 。该办法于2016年4月15日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13次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并自同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

2025-05-11 会计考试

安监总局80号令安全培训规定

‌安监总局80号令明确规定了企业安全生产培训的具体要求,核心内容包括 ‌:‌培训对象全覆盖 ‌(全员参与)、‌培训内容标准化 ‌(法律法规+实操技能)、‌培训学时硬性要求 ‌(不同岗位差异化管理)、‌考核与档案管理 ‌(记录可追溯)。 ‌培训对象与责任划分 ‌ 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及新入职员工必须接受培训,企业承担主体责任,未履行培训义务将面临处罚。 ‌培训内容与标准 ‌

2025-05-11 会计考试

国家质检总局140号令实施时间

国家质检总局第140号令《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的实施时间为 2011年7月1日 ,具体信息如下: 实施时间确认 根据国家质检总局2010年11月23日发布的决定,该办法自2011年7月1日起施行。 修改背景与内容 该办法于2010年11月23日经局务会议审议通过,并于2011年5月3日对外公布。修改内容主要涉及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资格认定、考核管理等方面。 相关法规关联

2025-05-11 会计考试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两个规定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两个规定”分别针对工业产品生产与销售单位、特种设备生产与使用单位,旨在强化质量安全主体责任落实。具体如下: 一、工业产品相关“两个规定” 《工业产品生产单位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令第75号) 适用范围 :涵盖工业产品生产单位,要求建立质量安全风险防控动态管理机制,配备质量安全总监和质量安全员。 核心要求 :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制度

2025-05-11 会计考试

市场监管总局74号令最新规定

市场监管总局74号令,即《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落实使用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自2023年5月5日起正式实施。该规定旨在强化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安全主体责任,细化风险管控措施,并建立了“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的动态管理机制,从而有效保障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 一、关键亮点 落实安全主体责任 :明确特种设备使用单位需承担的主体责任,包括设备安全管理、维护保养和隐患排查。 动态管理机制 :建立“日管控

2025-05-11 会计考试

市场总局60号令的实施时间

​​市场总局60号令(《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监督管理规定》)自2022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 ​,核心要求包括​​配备食品安全总监和食品安全员​ ​、​​建立“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动态管理机制​ ​,并​​明确企业未落实责任的罚款标准(最高5万元)​ ​。该规定通过细化责任分工和风险防控流程,强化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主体责任。 ​​实施背景与法律依据​ ​ 60号令基于《食品安全法

2025-05-11 会计考试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60号令三项措施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第60号令《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中,关于食品企业落实的“三项措施”可归纳如下: 一、风险管控与人员职责 风险管控清单 :企业需建立基于食品安全风险的动态管理机制,制定风险管控清单,明确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的工作流程。 人员配备 :根据企业规模和风险等级,配备食品安全总监和食品安全员,明确其职责分工(如日管控检查、周排查隐患、月调度总结)。 二、履职保障措施

2025-05-11 会计考试

国家市场总局15号令

‌国家市场总局15号令是《市场监督管理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管理办法》,于2021年9月1日起施行,核心亮点包括: ‌ ‌扩大失信主体范围 ‌:覆盖食品、药品、特种设备等直接关系公共安全的领域。 ‌强化联合惩戒 ‌:被列入名单将面临融资授信、政府采购等多方面限制。 ‌动态管理机制 ‌:最短公示期1年,符合条件可申请提前修复信用。 ‌分点解析: ‌ ‌适用情形 ‌ 明确7类严重违法行为,如生产销售假药

2025-05-11 会计考试

国家市场总局60号令最新

​​国家市场总局60号令最新修订的核心在于强化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主体责任,通过“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机制动态防控风险,并明确配备食品安全总监与安全员的强制要求,同时新增“双总监”制度覆盖集中用餐单位,进一步细化处罚到人条款。​ ​ ​​责任主体全面升级​ ​:修订后的60号令(现为97号令)将适用对象明确为“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要求大中型企业配备专职食品安全总监,并细化其6项职责。中央厨房

2025-05-11 会计考试

《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第十九条

根据《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第十九条,其核心内容如下: 第十九条:立案调查程序要求 立案条件 当事人存在违反市场监督管理法律、法规、规章的行为,且符合以下条件时,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立案: 违法事实清楚; 有法定依据; 需要追究行政责任。 立案时限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自发现违法行为之日起 20日内 完成立案。因特殊情况需延长的,最长不超过30日。 调查取证要求 立案后

2025-05-11 会计考试

市场监管行政处罚程序规定15天

根据《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程序规定》(2022年修订版),关于15天时限的规定如下: 一、立案时限 常规立案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在 15个工作日内 决定是否立案,检测、检验等程序性时间不计入。 简易程序 :对公民处以200元以下、法人或其他组织处以3000元以下罚款或警告的,可当场作出处罚决定,但需填写预定格式的处罚决定书并备案。 二、其他相关时限 送达时效 :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在

2025-05-11 会计考试

市场监督行政处罚信息公示规定

市场监督行政处罚信息公示规定主要包含以下要点: 一、公示原则与范围 基本原则:合法、客观、及时、规范 公示范围:仅对除警告外的行政处罚决定信息公示(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公示内容要求 核心内容:行政处罚决定书及信息摘要(包括文书号、当事人信息、违法事实、处罚结果等) 信息摘要格式:需明确标注上述要素 三、特殊情形处理 提前停止公示条件:履行义务、消除影响、无同类再次处罚

2025-05-11 会计考试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