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危急值及报告制度是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的核心环节,其核心在于快速识别异常生命指标(如血钾、血糖等)并启动紧急干预**,通过标准化流程(如复核、通知、记录)确保救治时效性**。以下是关键要点解析:
-
危急值的定义与意义
危急值指与正常参考范围显著偏离、可能危及生命的检测结果(如血钾>6.5mmol/L)。其意义在于为临床提供“黄金窗口期”,通过及时干预(如降钾治疗)避免不可逆损伤或死亡。 -
标准化报告流程
- 复核确认:检验人员需排除仪器或标本误差,确保结果准确。
- 快速通知:电话优先告知病区医护人员,记录接听者姓名与时间。
- 临床响应:医生需30分钟内处理,6小时内记录分析与措施,并复查验证效果。
-
多科室协作与动态调整
检验科、影像科(如CT室)、心电图室等均需制定项目-specific危急值范围,并定期评估调整,以适应不同年龄、病种或种族差异。
总结:危急值制度通过“精准识别-快速响应-闭环管理”链条,将医疗风险转化为救治机遇,是现代化医院不可或缺的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