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股权投资比例20%通常被视为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重大影响的临界点,需采用权益法核算,但实际判断需结合董事会席位、政策参与度等实质影响力因素,而非仅依赖持股比例。
-
20%比例的核心意义
会计准则将20%持股比例作为重大影响的“经验门槛”,此时投资方通常能参与被投资单位的财务与经营决策,需按权益法核算。权益法要求根据被投资单位净利润按比例调整账面价值,并确认投资收益或损失,确保财务数据反映真实经济关系。 -
20%并非绝对标准
即使持股低于20%,若投资方通过董事会席位、关键技术决策权或商业协议(如一致行动协议)施加实质影响,仍需按权益法核算。反之,若持股超过20%但仅为被动财务投资(如上市公司分散股权),可能归类为金融资产。 -
权益法的实务影响
权益法下,投资方需动态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并定期评估减值风险。例如,被投资单位亏损时需按比例冲减投资价值,而分红则视为投资回收,减少账面金额。这种核算方式直接影响利润表与资产负债表的关键指标。 -
税务处理的特殊性
居民企业间持股20%以上的分红通常免征企业所得税,但权益法确认的未分配收益需纳税调减;处置时,税基与账面差异可能导致补税。个人投资者则需按20%税率缴纳股息红利所得税。
总结:20%持股比例是判断重大影响的重要参考,但企业需综合评估治理权、商业关系等实质因素,避免机械套用比例。权益法核算与税务合规需专业支持,以确保财务与税务处理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