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及相关法律原则,公司股权分配比例各50%是合法的,但需结合实际情况谨慎操作。以下是具体分析:
一、法律可行性
-
自主协商原则
股东可自由协商股权比例,法律无强制限制。若双方同意各占50%,需在《公司章程》中明确记载。
-
出资与股权对应
股权比例通常基于出资额确定,但若协商一致可调整。例如,双方均出资50%则自然各占50%。
二、潜在风险与应对
-
决策效率问题
各占50%的股权可能导致重大决策需双方一致同意,易引发僵局。可通过以下方式缓解:
-
设定“投票权重”:如一人全票、一人两票等;
-
制定“争议解决机制”:如引入第三方调解或仲裁。
-
-
平衡贡献与权益
除出资外,可考虑劳务、资源等非货币贡献,并在协议中量化评估。
三、实践建议
-
书面协议规范
股权分配需以书面协议明确比例、权利义务及变更机制,避免后续纠纷。
-
预留发展空间
创始人团队可预留部分股权(如10%-20%)用于吸引后续投资或员工激励。
总结 :各占50%的股权分配在法律上可行,但需注重公司治理设计,平衡决策效率与股东权益,必要时可咨询专业机构进行股权结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