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以考核不合格辞退员工是否合法?关键取决于是否满足法定条件和程序。合法辞退需同时满足以下条件:考核标准合法透明、员工明确知晓标准、提供培训或调岗机会、再次考核仍不合格。若未履行这些步骤,可能构成违法解除劳动合同,需支付赔偿金。
-
考核标准的合法性是前提
用人单位需通过民主程序制定考核制度,内容不得违反劳动法,且需公示或告知员工。例如,绩效考核标准应量化具体,避免主观评价,并保留员工签收记录。若仅以“末位淘汰”等模糊条款辞退员工,法院通常判定违法。 -
单次考核不合格≠合法辞退依据
法律明确要求,即使员工首次考核不合格,用人单位也需先提供培训或调整岗位,而非直接解雇。例如,某员工因季度考核“待改进”被辞退,法院认定公司未提供改进机会,判决继续履行合同。 -
再次考核仍不合格方可解除合同
培训或调岗后,需通过合理周期(如2个月以上)重新考核。若员工仍无法胜任,用人单位需提前30天书面通知或支付代通知金,并支付经济补偿(N+1)。未履行此程序直接解雇的,员工可主张双倍赔偿。 -
特殊情形下的例外与限制
若员工严重违纪(如旷工、贪污)或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失,可直接辞退且无需补偿。但孕期、工伤等特殊群体即使考核不合格,也不得解雇。
提示:用人单位应完善绩效考核流程,避免法律风险;员工若遭遇不合理辞退,可申请劳动仲裁或诉讼**。协商解除或改进管理方式,往往比强制辞退更利于劳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