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会议纪要的标准格式模板通常包括标题、基本信息、会议内容、结尾部分及注意事项五个核心模块,确保记录规范性、可追溯性和执行力。关键亮点在于结构清晰、要素完整、语言简练,符合政务公文行文规范,便于存档查阅。
一、标题与文号
标题由“会议名称+纪要”组成,例如“XX局2023年第5次办公会议纪要”。若涉密或需分类管理,需标注密级及保密期限。正式文件应添加单位红头标识,并附发文编号,如“X政纪〔2023〕15号”。
二、基本信息列表
- 时间地点:精确到分钟,如“2023年10月12日14:30-16:00”;地点标注具体会议室编号。
- 参会人员:主持人姓名及职务列首位,出席人员按职务层级排序,列席与缺席人员需单独标注。
- 会议类型:明确会议性质,例如党组会、常务会、专题协调会等。
三、会议内容结构化
- 议题顺序:按议程逐项记录,每项以“【议题X】+主题”起头,如“【议题一】老旧小区改造资金分配方案”。
- 结论性表述:采用“会议听取”“会议讨论”“会议决定”等标准化用语,重点突出表决结果、责任单位与完成时限。
- 补充说明:分歧意见需注明“部分同志提出”“经充分协商后”等表述,保留决策过程痕迹。
四、结尾签署规范
纪要结尾需列明记录人姓名与职务,并由主持人或授权领导签发,标注“经会议审议通过”及成文日期。电子版应嵌入单位公章水印,纸质版加盖实体公章生效。
五、特别注意事项
- 保密要求:涉密内容须删除敏感信息后形成公开版本,原始记录按密级存档。
- 格式统一:字体用仿宋GB2312三号字,段落间距28磅,页码居下外侧。
- 附件管理:汇报材料、数据报表等作为附件编号整理,正文标注“详见附件1-3”。
遵循上述模板可提升会议纪要的权威性与执行效率,建议结合本地政务办公细则进一步优化。未明确格式要求的单位,优先参照省级政府公文处理办法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