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迫开除后申请劳动仲裁的关键步骤包括:收集证据证明违法解除事实、撰写仲裁申请书、向用人单位所在地仲裁委提交申请、参与庭审并等待裁决。 核心证据需涵盖劳动合同、辞退通知、工资记录等,仲裁时效为1年,胜诉后可主张双倍经济赔偿。
若遭遇用人单位违法辞退,首先需固定关键证据:劳动合同、书面辞退通知(若无则通过录音、邮件等补充)、工资流水、社保记录、考勤证明等,证明劳动关系及被迫解除事实。注意通过EMS邮寄《被迫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面单注明文件内容并保留回执。
劳动仲裁流程分五步操作:
- 确定管辖机构:向公司注册地或实际工作地的劳动仲裁委提交申请;
- 准备材料:包括仲裁申请书(明确诉求如赔偿金、补发工资等)、身份证明、证据清单及复印件;
- 提交申请:线下立案可现场咨询,网上立案需邮寄补充材料;
- 参与调解与庭审:仲裁庭优先调解,调解失败则进入举证质证与辩论环节;
- 裁决与执行:45日内出具结果,不服可15日内起诉,胜诉后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仲裁申请书的撰写需简明扼要,事实部分按时间线陈述解除经过,理由部分引用《劳动合同法》第38条(用人单位违法情形)及87条(双倍赔偿标准)。涉及金额需列明计算方式,如经济补偿按工作年限×月平均工资。
提醒:仲裁阶段不收费,但证据不足可能败诉。若单位已注销或破产,需直接起诉股东。建议复杂案件咨询律师,避免因程序错误延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