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公司谈判赔偿时,核心在于掌握法律依据、证据链和心理战术, 通过合法手段争取2N赔偿、拆分赔偿项、反制HR话术等技巧最大化权益。 以下是分步策略:
-
法律依据与赔偿标准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87条,违法解除劳动合同需支付2N赔偿(N为工作年限对应月薪)。常见情形包括无理由解雇、程序违法(如未提前30天通知)、歧视性辞退(针对孕期/工伤员工)等。例如,公司以“末位淘汰”裁员属违法,劳动者可主张2N。 -
证据链构建
- 固定证据:保存劳动合同、考勤记录、工资流水、绩效考核文件,工作手机开启自动录音备份沟通记录。
- 书面异议:通过EMS邮寄《违法解除异议函》,列明违法事实和法律依据,要求恢复劳动关系或支付2N。
- 持续工作证明:若公司关闭系统权限,继续打卡并录像,必要时报警留存记录。
-
谈判实战技巧
- 先发制人:直接引用法条计算赔偿金额(如“工作3年月薪2万,2N为12万”),迫使HR进入你的谈判框架。
- 沉默施压:HR还价后保持沉默15秒,配合手机计算器敲击制造心理压迫。
- 拆分赔偿项:将2N与未休年假3倍工资、加班费、社保补缴等捆绑,提高总金额。
- 最后通牒:展示仲裁申请书草稿,声明“今日签协议可接受X万,明日仲裁主张2N”。
-
破解HR常见话术
- 威胁背调:回应“背调需本人授权,您指的是哪家公司?”(引用《人力资源市场暂行条例》第26条)。
- 公司困难论:强调个人贡献(如“去年项目创收500万”),要求合理方案。
- 自愿离职陷阱:拒绝签署含“自愿离职”字样的协议,坚持注明“协商解除”且赔偿≥2N。
-
签字前关键细节
- 赔偿金需明确为“违法解除赔偿金”,非“工资结算”;
- 手写补充“除本协议外无其他免责条款”;
- 支付超15天需加滞纳金(建议0.5%/日);
- 争取多交1个月社保,无效竞业限制条款当场作废。
谈判的本质是心理与法律的博弈。90%的公司面对完整证据链会选择妥协,劳动者需摒弃“怕麻烦”心态,用法律武器捍卫权益。记住,2N是违法代价,而非施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