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
差额选举的差额比例通常为应选人数的20%-30%,具体比例由选举法规或组织章程规定。以下是具体说明:
一、一般比例范围
-
常规选举
多数情况下,差额比例在20%-30%之间。例如:
-
选举10人需设置12-13名候选人(差额20%-30%);
-
选举5人需设置7名候选人(差额40%)。
-
-
特殊岗位
-
全国人大代表、地方各级人大代表:差额幅度为应选名额的1/3至1倍;
-
人大常委会主任、政府正职等领导人员:候选人数需比应选人数多1人;
-
基层党组织选举:差额比例通常为20%。
-
二、计算公式
差额人数 = 应选人数 × 差额比例
注意 :计算结果若为小数,则采用“进一法”取整。例如,应选3人,20%差额需设置1名候选人(0.6人进一为1人)。
三、法律依据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规定,代表候选人名额应多于应选代表名额的1/3至1倍;
-
《中国***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规定,基层委员会候选人差额为应选人数的20%。
四、其他说明
-
等额选举 :候选人数与应选人数相等,适用于领导人员选举(如村委会主任);
-
差额选举优势 :增强选举竞争性,促进代表结构优化。
以上比例和规则适用于我国政治体系中的选举活动,其他组织形式的差额比例需根据具体法律法规或章程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