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路上可能遭遇的陷阱层出不穷,毕业生需警惕收费骗局、虚假高薪、境外劳务、传销组织和黑中介等风险,通过核实信息、增强法律意识和谨慎签约保护自身权益。
-
招聘收费类陷阱
不法中介或企业常以“报名费”“押金”“体检费”等名义收取费用,甚至伪造岗位要求预收“岗位稳定金”。正规企业不会在签约前收取任何费用,毕业生需认准官方招聘渠道,拒绝提前缴费要求。 -
虚假高薪与兼职骗局
刷单返现、点赞兼职等“低成本高回报”工作多为诈骗手段。诈骗分子利用小额返利诱导受害者追加投入,最终以系统故障为由冻结资金并索取保证金。“轻轻松松月入过万”的高薪岗位可能指向电信诈骗或非法集资,毕业生应警惕不切实际的薪资承诺。 -
境外务工风险
“东南亚高薪打工”“欧美自由职业”等境外劳务陷阱常见于短视频或中介广告。不法分子以高薪为饵,实则强迫求职者参与电信诈骗或非法活动,甚至非法拘禁。求职者需核实企业资质,确认项目合法性,避免轻信“内部渠道”或夸大薪资的承诺。 -
传销与“创业”骗局
以“共享经济”“线上创业”为名的传销组织通过“拉人头返利”模式诱导参与者投资,形成金字塔式骗局。受害人不仅损失本金,还可能被利用参与非法活动。毕业生需警惕非正规招聘平台的“推荐就业”服务,避免缴纳“入会费”或“投资款”。 -
合同与试用期陷阱
部分企业利用“假试用真使用”方式压榨劳动力,如延长试用期、拖欠工资或签署不平等合同。毕业生需仔细审查合同条款,明确薪资结构、社保缴纳及违约责任,拒绝签署空白合同或条款含糊的协议。
求职者需保持理性,利用官方渠道验证信息,拒绝任何提前缴费要求,并通过劳动仲裁或法律途径维护权益。牢记“高薪无门槛”必为陷阱,“内部推荐”需官方验证,从源头规避招聘骗局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