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对课外辅导机构的政策核心是“双减”: 严格限制学科类培训(义务教育阶段已基本清零)、强化非学科类分类监管(白名单制度+安全标准)、严禁资本化运作(学科类机构非营利化)。政策旨在减轻学生负担、维护教育公平,家长需认准合规机构以规避风险。
-
学科类培训全面收紧: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机构不再新增,现有机构需转为非营利性;高中阶段仅少数保留。判定标准包括培训目的(提分导向)、内容(学科知识)及评价方式(考试成绩)。违规开展学科培训将面临查处。
-
非学科类分类管理:科技、艺术、体育类机构需通过审批纳入“白名单”,公示办学许可证及营业执照。场所需符合消防、卫生等安全标准(如生均面积≥3㎡),严禁超范围经营或提供境外课程。
-
资本与运营监管:学科类机构不得上市融资,外资禁止控股;收费纳入政府指导价。线上培训限时(每课时≤30分钟)、禁节假日开课,严禁“拍照搜题”等不良方法。
-
家长选择指南:认准“白名单”机构,查验办学信息公示;警惕无证“黑机构”的消防安全、退费纠纷等风险。理性选择非学科培训,避免加重孩子负担。
提示:政策持续动态调整,家长可通过教育局官网查询最新合规机构名单,同时关注校内教育质量提升,减少对外部培训的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