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拖欠工资或报销款时,劳动者可通过协商、投诉、仲裁或诉讼等合法途径**,核心步骤包括:收集证据、明确诉求、选择法律程序,并注意时效限制(劳动仲裁需在1年内提出)。
若公司拖延支付,首先尝试与负责人协商,要求书面承诺补发时间。协商无果可向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行政部门会责令企业限期整改。涉及争议较大的情况(如金额不符、劳动关系不明确),需在时效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裁决书具有强制执行力。若企业对仲裁结果拒不履行,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报销款属于劳动合同约定的福利,拖欠行为同样违法。若公司以“财务流程”等理由拖延,需保留报销审批记录、往来沟通凭证等证据,通过劳动仲裁主张权利。特殊情况下(如企业濒临破产),可联合其他员工集体**,或向工会寻求协助。
**时需保持冷静,避免过激行为影响证据效力。法律程序可能耗时较长,建议优先通过协商或投诉快速解决,必要时咨询专业律师以确保流程合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