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拖欠工资时,最快解决途径是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投诉(如拨打12333热线或现场提交材料),其次可通过“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在线提交欠薪线索,这两种方式均能在48小时内启动调查程序。若需法律强制力介入,申请支付令或劳动仲裁也是高效选择,但流程相对较长。
-
劳动监察部门优先处理:携带劳动合同、工资记录等证据,直接到用工所在地的劳动监察大队投诉,通常3个工作日内会收到反馈。京津冀等地区还支持异地投诉,减少**成本。
-
线上渠道加速响应:通过“国务院客户端”或人社部官网的“根治欠薪”平台提交线索,系统自动分流至属地监管部门,比传统**快50%以上。部分城市(如北京、佛山)扫码投诉可实时追踪进度。
-
支付令与仲裁组合拳:证据充分时,向法院申请支付令可在15日内生效;同步启动劳动仲裁,即便企业拖延,裁决后可直接申请强制执行。注意仲裁时效为1年,超期需诉讼解决。
-
法律援助兜底保障:农民工等弱势群体可向司法局申请免费律师援助,尤其适用于集体欠薪案件。部分地区(如广州)对恶意欠薪企业可追究刑事责任。
及时行动是关键——欠薪行为需在2年内投诉,越早启动程序追回概率越高。保留考勤记录、工资转账凭证等核心证据,能大幅缩短处理周期。若企业拒不执行,监察部门有权冻结账户并列入失信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