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按30天计算日薪是否合适?关键看劳动合同约定与合法性。合法前提下,若双方明确约定且不损害权益(如加班费、节假日计算),则可行;但普遍更推荐21.75天的法定标准,因其更公**映实际劳动价值,避免争议。
-
法律依据与常规做法
我国《劳动法》规定月计薪天数为21.75天(年工作日÷12月),这一标准已综合法定节假日和休息日,确保日薪计算科学合理。若企业单方面按30天计算且未明确约定,可能因稀释日薪导致加班费、缺勤扣款等纠纷。 -
特殊情况的合法性
部分行业(如月薪制固定岗位)若在劳动合同中明确约定按30天计算,且总额不低于法定标准,则合法。例如,月薪6000元按30天均摊为200元/日,若实际出勤22天仍支付6000元(未扣减),则无争议。但涉及加班时,需以21.75天为基数核算1.5-3倍工资,否则违法。 -
潜在风险与员工权益
按30天计算可能隐性降低日薪。例如,法定节假日带薪休假本应计薪,但按30天均摊会稀释这部分权益;若员工月请假5天,按30天计算扣款(如扣5×200=1000元)可能比21.75天标准(扣5×275.86≈1379元)更少,对企业不公平。
总结:优先遵循21.75天的法定标准,若需按30天计算,务必书面约定并确保总额合规。员工可通过比对劳动合同、工资条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