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劳动法》及相关规定,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应按照月计薪天数21.75天折算,未按此标准计算属于违法行为。以下是具体解析:
一、加班工资计算标准
-
工作日加班 :支付150%工资,公式为: $$ \text{加班工资} = \frac{\text{月工资}}{21.75} \div 8 \times \text{加班小时数} \times 150% $$
-
休息日加班 :支付200%工资,公式为: $$ \text{加班工资} = \frac{\text{月工资}}{21.75} \times \text{加班天数} \times 200% $$
-
法定节假日加班 :支付300%工资,公式为: $$ \text{加班工资} = \frac{\text{月工资}}{21.75} \times \text{加班天数} \times 300% $$
二、计算基数确定原则
-
优先约定 :劳动合同明确工资的按约定执行。
-
岗位工资为主 :若无约定,以岗位工资与技能工资之和为基数。
-
最低工资标准 :基数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
剔除浮动部分 :奖金、津贴等浮动收入不计入基数,但固定补贴必须计算。
三、未按21.75天计算的法律后果
-
补发差额 :劳动者可要求单位补发少算的加班费。
-
经济补偿 :若因单位未足额支付导致解除劳动关系,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
**途径 :协商、劳动监察、劳动仲裁或诉讼。
四、注意事项
-
证据留存 :保留考勤记录、工资条、劳动合同等关键证据。
-
时效性 :主张加班费一般需在争议发生之日起1年内提出。
总结 :用人单位未按21.75天计算加班工资属违法,劳动者可通过法律途径维护权益,建议优先协商并留存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