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深入基层、锤炼本领的重要平台,其核心价值体现在四大亮点: 创新实践形式(如云端支教、数字文化传承)、扎根基层服务(乡村振兴、社区志愿)、文化深度挖掘(非遗保护、汉风探索)、科技赋能教育(AI校史、智慧导览)。这些活动不仅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更成为地方发展的青春力量。
-
创新实践形式打破时空限制
徐州工程学院组织2000余名学生开展“云端支教”服务,通过定制化课程为乡村儿童提供数学思维训练、双语非遗课堂,累计服务超3000小时。设计学院运用AI绘图、三维建模技术开发《徐工院十二时辰》动态长卷,以数字语言重构校园文化,上线首周点击量破5万。 -
基层服务锤炼责任担当
大学生深入9省22城,访谈基层优秀校友,形成8万字专访稿并绘制《青年榜样成长地图》。丰县返乡青年通过直播助农销售苹果6.9万元,邳州“乡村振兴青年先锋”分享创业经验,带动青年投身乡村一线。 -
文化传承融合现代技术
非遗寻访队记录宁夏“春官送福”、贵州苗歌芦笙舞等民俗,建立数字化保护档案;南京师范大学团队探访徐州博物馆、戏马台,通过社区志愿活动推广汉代文化,实现“古韵与今风共舞”。 -
科技实践助力教育革新
物理与新能源学院团队结合专业优势,为丰县苹果种植基地设计电商方案;新沂市通用航空科普馆、机器人编程等活动激发青少年科学兴趣,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提示: 参与寒假社会实践需提前规划主题,结合专业特长与地方需求,注重成果转化(如调研报告、数字档案)。徐州的经验表明,只有将“青春力”注入真实场景,才能实现个人成长与社会价值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