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核心法律,明确规定了劳动合同、工资工时、社保福利等关键内容。其核心条款涵盖平等就业权、休息休假权、劳动报酬权、安全保护权等,同时规范了用人单位的义务与责任,如签订书面合同、支付加班费、提供职业培训等。2025年新规进一步强化了年假制度、社保强制缴纳及违法解除赔偿标准,为劳动者提供更全面保障。
- 劳动合同:必须书面订立,包含期限、工作内容、报酬等必备条款。试用期内劳动者可随时解除合同,用人单位违法解除需支付双倍赔偿。无效合同包括欺诈或违反法规的情形。
- 工作时间与加班:标准工时每周不超过44小时,加班工资分三档:工作日150%、休息日200%、法定假日300%。2025年新规明确未休年假需按300%补偿。
- 工资保障:不得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扣款需与缺勤时间对应。拖欠工资或未缴社保的,劳动者可单方解除合同并索赔。
- 社会保险:用人单位必须强制缴纳养老、医疗等社保,违规将面临1-3倍罚款。劳动者退休、患病、工伤等情形可依法享受待遇。
- 特殊保护:女职工孕期禁夜班或高强度劳动,生育假不少于90天;未成年工不得从事危险作业。
- 劳动争议处理:争议可先调解,调解不成可申请仲裁,对仲裁不服可向法院起诉。
劳动者应熟记自身权利,遇侵权时及时通过法律途径**;用人单位需依法履行义务,避免因违规承担高额赔偿。合理运用《劳动法》条款,可构建更和谐的劳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