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盘点必须做到账、卡、物一一对应,这是确保资产真实性和管理规范性的核心要求。 通过逐一核对台账与实物,不仅能发现盘盈、盘亏问题,还能优化资源配置、防范资产流失。以下是关键要点解析:
-
账实相符是基本原则
固定资产台账需包含资产编码、名称、数量、使用状态等核心信息,盘点时需逐项核对实物是否存在、标签是否完整、使用状态是否正常。例如,湖北孝昌县烟草局通过实地核查,对标签脱落或信息不符的资产及时调整,确保账实一致。 -
双向核对提升准确性
盘点可采用两种方法:- 从实物到账面:按实物顺序查找台账记录,验证资产名称、型号等信息是否匹配;
- 从账面到实物:根据台账追踪实物位置,避免遗漏或重复登记。审计中通常要求初次盘点覆盖80%以上资产金额。
-
异常处理与流程优化
发现盘盈、盘亏需分类处理:盘盈资产需追溯来源并调整账目,盘亏资产需调查原因(如丢失或未报废),按制度追责或财务处理。定期更新台账并借助RFID技术可提高效率,如通过电子标签实现快速扫描与数据同步。 -
跨部门协作与责任落实
盘点需财务、资产管理部门及使用部门共同参与,明确分工。例如,桂林市文旅局要求盘点人与协点人联合核查,结果需多方签字确认。国有企业还通过内部审计监督执行,确保流程合规。
总结:固定资产一一对应盘点是资产管理的基础,需结合规范流程、技术工具和常态化监督。企业应定期开展全面清查,及时整改问题,以提升资产使用效率和管理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