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类医疗器械是指风险程度低、通过常规管理即可保证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例如手术刀、棉签、医用X光胶片等。这类器械无需临床试验,实行备案管理,是医疗领域的基础性产品。
-
定义与分类依据
根据国家分类标准,一类医疗器械需满足“常规管理足以控制风险”的核心条件。其用途涵盖诊断支持(如听诊器)、基础治疗(如纱布绷带)或辅助操作(如手术帽),区别于二、三类的风险等级和监管强度。 -
典型产品范围
常见一类器械包括:- 基础外科器械:手术剪、镊子、止血钳;
- 诊察用品:体温计、压舌板;
- 低风险耗材:检查手套、医用胶带。
-
备案管理流程
境内生产由市级药监部门备案,进口产品需向国家药监局提交资料。备案需提供技术文件、生产资质等,流程简化但需确保信息真实合规。 -
监管与市场责任
企业需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定期提交不良事件报告。尽管风险低,仍要求标注备案号并接受抽查,确保全生命周期可追溯。
提示:选购一类医疗器械时,认准备案标识,避免混淆非医疗器械类“保健器材”。其安全性虽高,仍需按说明书规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