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和《劳动法》的规定,法定节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用人单位需支付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的300%作为加班工资。这是对劳动者特殊劳动付出的法律保障,旨在确保其在节假日工作期间的合理经济补偿。
一、法定节假日的范围
法定节假日包括以下日期:
- 元旦:1天
- 春节:3天
- 清明节:1天
- 劳动节:1天
- 端午节:1天
- 中秋节:1天
- 国庆节:3天
在这些节假日期间,用人单位若安排劳动者工作,则必须依法支付三倍工资,不得以调休或补休替代。
二、三倍工资的计算方法
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和相关法律法规,三倍工资的计算公式为:
- 日工资 = 月工资收入 ÷ 21.75天 × 300% × 加班天数
- 小时工资 = 日工资 ÷ 8小时 × 300% × 加班小时数
例如,若某劳动者月工资为8000元,在法定节假日加班一天,其加班工资为:
- 日工资 = 8000 ÷ 21.75 × 300% = 1369.57元。
三、三倍工资的支付要求
- 不得以调休替代:用人单位在法定节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必须支付三倍工资,不得以调休或其他形式代替。
- 支付形式:加班工资应以现金形式支付,不得以实物或过节费等形式冲抵。
- **途径:若用人单位未依法支付三倍工资,劳动者可保留相关证据(如考勤记录、加班通知等),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
四、特殊情况下的处理
- 节假日未安排工作:劳动者在法定节假日休息,用人单位应按正常工资标准支付。
- 休息日加班:若劳动者在休息日加班且无法安排补休,用人单位需支付不低于200%的工资。
五、总结
三倍工资的规定是法律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用人单位需依法支付,劳动者也应积极维护自身权益。在节假日加班时,务必确保工资的合法性和及时性,共同营造和谐的劳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