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法定节假日没有三薪合法吗

​国家法定节假日上班不支付三倍工资是违法行为​​,劳动者有权依法**。根据《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在法定节假日安排加班必须支付​​300%的工资报酬​​,否则属于违法,劳动者可通过劳动仲裁或诉讼追讨权益。

  1. ​法律明确规定三薪义务​​:法定节假日加班需按日工资的300%支付报酬,包括春节、国庆等全体公民放假的11天(2025年调整为13天)。若用人单位拒付,劳动者可保留证据申请劳动仲裁。
  2. ​**时效与途径​​:劳动争议仲裁时效为1年,但劳动关系存续期间拖欠报酬的申诉不受时效限制。离职后需在1年内提出诉讼,需提供考勤记录、工资条等证据。
  3. ​加班工资计算方式​​:日工资=月工资÷21.75天,三薪按此基数×300%。例如月薪5000元者,法定节假日加班单日应得约689元(5000÷21.75×3)。
  4. ​例外情况需注意​​:部分省份对不定时工作制的规定不同,如北京不强制三薪,但多数地区(如上海、湖南)仍要求支付。

劳动者应主动了解自身权益,遇拒付三薪时及时取证并依法**,避免因时效问题丧失追偿机会。

本文《国家法定节假日没有三薪合法吗》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3287109.html

相关推荐

民法典对欠款的新规

​​民法典对欠款的新规明确强化了债权保障与债务约束,核心亮点包括:​ ​ ​​恶意拖欠将面临强制执行与失信惩戒​ ​,​​利率上限设定为LPR4倍(15.8%)​ ​,​​诉讼时效统一为3年且可中断​ ​,​​夫妻共同债务需双方确认​ ​,​​特殊困难群体可申请债务减免​ ​。 ​​债务履行与违约责任​ ​ 债务人必须按约还款,否则需承担逾期利息及违约责任。法院可强制执行财产,包括冻结账户

2025-05-20 建筑工程考试

民法典502条规定

《民法典》第502条规定了合同生效时间及其特殊生效要件,明确合同依法成立后即生效,但需注意法律另有规定或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情况。 一、合同生效的一般规则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这意味着合同一旦具备法律规定的生效条件,如当事人具备缔约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或公序良俗,合同即产生法律约束力。 二、特殊生效要件 法律或行政法规规定合同需办理批准等手续的,合同生效时间以完成手续为准。例如

2025-05-20 建筑工程考试

民法典关于催收是第多少条

​​民法典关于催收的规定主要涉及多个条款,核心包括第六百七十五条(借款返还期限)、第五百七十七条(违约责任)及侵权责任编等,明确禁止暴力、骚扰等非法催收行为,并规范催收时间、频率及隐私保护。​ ​ ​​合法催收的边界​ ​ 债权人需基于合同约定(如第六百七十五条)主张权利,催收行为不得超出法律允许范围。例如,每日催收不得超过两次,且禁止在21:00至次日8:00进行。 ​​禁止非法手段​ ​

2025-05-20 建筑工程考试

民法典关于催收法律条款

‌民法典明确规范了债务催收行为,重点保护债务人合法权益 ‌。‌关键条款包括 ‌:‌禁止暴力恐吓等非法催收手段 ‌、‌限定催收时间与频次 ‌、‌要求催收方亮明身份并提供债务凭证 ‌。合法催收需遵循“文明、合法、必要”原则,否则可能承担民事责任甚至刑事责任。 一、合法催收的核心要求 ‌身份与债务真实性 ‌:催收方必须主动出示债权人委托证明及债务凭据,债务人有权要求核实。 ‌时间限制 ‌

2025-05-20 建筑工程考试

民法典对催收的规定在哪条

​​民法典对催收的规定主要集中在第675条、第510条和第577条,明确要求催收行为需合法合规,禁止暴力、骚扰等不当手段,并强调保护债务人隐私权与人格尊严。​ ​ ​​合法催收基础​ ​:民法典第675条规定借款人应按约定期限还款,未约定或约定不明时,债权人可催告债务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第510条补充了合同条款的填补规则,确保催收有据可依。 ​​禁止非法手段​ ​

2025-05-20 建筑工程考试

民法典关于暴力催收的规定

​​民法典明确禁止暴力催收行为,并规定了催收的合法边界,保护债务人的人身权、隐私权和名誉权等合法权益。​ ​债权人有权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但催收行为必须合法合规,不得采取暴力、威胁、侮辱等不当手段,否则将承担民事、行政甚至刑事责任。以下是民法典及相关法律对暴力催收的具体规定和要点解析: ​​禁止暴力、威胁等非法手段​ ​ 民法典规定,债权人不得采取暴力、胁迫、恐吓、侮辱、诽谤等方式催收债务。例如

2025-05-20 建筑工程考试

法定假日催收合规吗

法定假日进行催收属于违法行为,这是法律明确规定的。催收机构不得在节假日进行高频高强度催收,以免侵犯借款人的合法权益和休息权利。如果借款人遇到节假日催收,可以依法向相关监管部门投诉举报。 1. 法定假日催收的法律依据 根据相关法规,催收行为必须遵守时间和频率的限制,禁止在法定节假日进行催收。这是因为节假日属于公众休息时间,催收行为可能给借款人带来精神压力和生活困扰,甚至影响其正常生活和工作秩序。

2025-05-20 建筑工程考试

民法典关于**催收的规定

‌民法典明确规定**催收需遵循合法、合规原则,禁止暴力、骚扰等不当催收行为 ‌。债权人需通过书面通知、电话等合理方式催收,且催收时间应在每日8:00至20:00之间。债务人享有隐私权保护,债权人不得公开其欠款信息或联系无关第三方施压。 核心规定解读 ‌合法催收方式 ‌ 债权人可通过短信、电话、信函等书面或电子形式催收,但不得使用恐吓、侮辱性语言。 催收内容需真实,不得虚构债务或夸大后果。

2025-05-20 建筑工程考试

国家法律规定节假日催收

​​国家法律明确规定:法定节假日全天禁止催收,违规者最高面临10万元赔偿及刑事责任​ ​。2025年新规将节假日催收列为“高压线”,债务人可依法取证投诉,甚至获得利息减免。以下是关键要点解析: ​​时间禁区与法律后果​ ​ 法定节假日(如春节、国庆)及每日22:00-8:00为绝对禁催时段,任何电话、短信或上门催收均属违法。违规催收需赔偿精神损失费(5000-10万元),情节严重者可能触犯刑法

2025-05-20 建筑工程考试

催收公司法定节假日催收是否合法

催收公司在法定节假日进行催收属于违法行为。相关法律规定,法定节假日属于劳动者的休息时间,催收公司不得****者工作,包括催收行为。周六和周日作为公休日,不属于法定节假日,因此在这些日期进行催收并不违法。 具体分析: 法律依据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节假日是劳动者的休息时间,催收公司不得在此时进行催收行为,以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过度催收行为可能违反诚信公平原则,破坏金融市场秩序。 特殊情况

2025-05-20 建筑工程考试

新增的法定假日有三倍工资吗

‌新增的法定假日是否享受三倍工资?关键在于该假日是否被正式列入《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根据现行规定,只有春节、国庆等11天法定节假日加班才需支付三倍工资,但若地方政府或国务院新批准的假日被纳入法定节假日范畴,则同样适用三倍工资规则。 ‌ ‌法定节假日与三倍工资的绑定关系 ‌ 我国法律明确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如春节、清明、劳动节等)期间加班,用人单位必须支付不低于300%的工资报酬

2025-05-20 建筑工程考试

法定节假日必须带薪吗

​​法定节假日必须带薪​ ​,这是我国劳动法的明确规定。​​关键亮点​ ​包括:法定节假日期间劳动者即使未上班也享受正常工资;若加班则需支付300%工资报酬(含原工资+额外200%);2025年起法定节假日增至13天,涵盖春节、国庆等传统节日。以下分点详解: ​​法定节假日的定义与天数​ ​ 根据最新修订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2025年起全体公民法定节假日共13天,包括春节(除夕至初三)

2025-05-20 建筑工程考试

民法典节假日三倍工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和《劳动法》的规定,法定节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用人单位需支付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的300%作为加班工资。这是对劳动者特殊劳动付出的法律保障,旨在确保其在节假日工作期间的合理经济补偿。 一、法定节假日的范围 法定节假日包括以下日期: 元旦:1天 春节:3天 清明节:1天 劳动节:1天 端午节:1天 中秋节:1天 国庆节:3天 在这些节假日期间

2025-05-20 建筑工程考试

民法典法定节假日不放假违法吗

​​民法典规定,法定节假日不放假是否违法需分情况:若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协商且无特殊原因强制加班,则属于违法;若因生产经营需要协商一致并支付300%加班费,则合法​ ​。以下是具体分析: ​​违法情形​ ​ 用人单位未经协商或未取得劳动者同意,在无特殊原因(如自然灾害、公共设施抢修等)情况下强制要求法定节假日加班,违反《劳动法 》第四十四条和《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一条规定

2025-05-20 建筑工程考试

国家法定节假日能调休吗

‌国家法定节假日可以调休 ‌,但需遵循国务院统一安排。‌关键亮点 ‌:①调休由国务院发布通知统一实施 ②通常通过"拼假"方式形成连续假期 ③调休需提前向社会公示 ④涉及周末工作日调整。 ‌法定调休权限 ‌ 我国法定节假日调休权归属于国务院,地方政府和企业无权自行决定。每年国务院办公厅会提前发布次年节假日安排通知,明确具体调休方案。 ‌常见调休形式 ‌ 主要采用"前借后补"模式

2025-05-20 建筑工程考试

国家法定休假日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国家法定休假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这是《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的明确规定。​​关键点​ ​包括:法定节假日与年休假独立计算、年休假天数按累计工龄分段(5/10/15天)、用人单位需统筹安排且不得以法定假日冲抵年休假。 ​​法律依据​ ​:根据国务院令第514号,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如春节、国庆等)均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例如,若员工申请5天年休假并包含端午节,端午节当天需单独剔除

2025-05-20 建筑工程考试

民法典关于休年假的新规定

根据《民法典》和《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的相关规定,职工的带薪年休假权益受到明确保障。具体内容包括: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享有5天年休假;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享有10天;已满20年的,享有15天 。国家法定节假日和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时间。单位需统筹安排年休假,原则上不得跨年度安排,但确因工作需要,经职工同意,可跨年度安排,并支付未休年假工资补偿。未休年假工资按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

2025-05-20 建筑工程考试

民法典313条原文

​​《民法典 》第313条规定了动产善意取得的法律效果:善意受让人取得动产后,该动产上的原有权利(如抵押权、质权等)消灭,但受让人在受让时知道或应当知道该权利的除外。​ ​ 这一条款的核心在于​​平衡交易安全与原权利人利益​ ​,​​仅适用于动产​ ​且​​以受让人“善意”为前提​ ​,同时明确​​不动产不适用此规则​ ​。 ​​条文原文与核心要件​ ​ 法条原文为:“善意受让人取得动产后

2025-05-20 建筑工程考试

民法典210条内容

‌《民法典》第210条规定了不动产登记的效力与规则,明确 ‌ ‌"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同时指出‌统一登记制度由法律、行政法规规定 ‌。该条款是物权变动的核心依据,强调登记对不动产权利的法律决定性作用。 核心内容分点解析 ‌登记生效主义原则 ‌ 不动产交易(如房屋买卖、抵押)必须完成登记手续

2025-05-20 建筑工程考试

民法通则131条规定

​​《民法通则 》第131条明确规定:受害人对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的,可减轻侵害人的民事责任。​ ​ 这一条款确立了​​混合过错原则​ ​,强调责任分配需兼顾双方过错程度,是民事侵权领域平衡公平与效率的核心规则。 ​​混合过错的法律内涵​ ​ 该条款适用于双方均存在过错的情形,侵害人责任减轻的幅度取决于受害人过错对损害的原因力。例如,行人闯红灯被超速车辆撞伤,双方过错比例将直接影响赔偿划分。

2025-05-20 建筑工程考试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