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起诉物业的起诉状需包含四大核心要素:明确当事人信息、具体诉讼请求、清晰事实与法律依据、完整证据清单。撰写时需严格遵循《民事诉讼法》格式,重点突出物业违约行为与业主权益受损的因果关系,确保内容真实、逻辑严谨。
-
当事人信息规范填写:原告需提供姓名、住址、联系方式等身份信息,被告物业公司需列明全称、住所及法定代表人。建议勾选“电子送达”以提升诉讼效率,多人被告可追加表格。
-
诉讼请求量化表述:主张物业费追缴需注明欠费金额、起止时间及计算方式;若涉及违约金,需写明计算标准(如日万分之五)及是否主张至实际清偿日。法律依据需引用《民法典》第939条、第944条等条款。
-
事实理由分层陈述:按时间线梳理物业服务合同签订情况、物业项目位置及面积等基础信息,逐条列举物业违约行为(如保洁缺失、设施未维修),并附合同条款对照。特别强调催缴程序,符合《民法典》第944条“合理催告”前置要求。
-
证据清单系统化整理:包括物业服务合同、缴费记录、违约现场照片/视频、催缴书面通知及沟通记录等,形成完整证据链。可另附页说明证据来源及关联性。
起诉状完成后需当事人亲笔签名并注明日期,通过法院诉讼服务大厅或电子平台提交。建议提前咨询法律专业人士,确保诉状逻辑严密、格式合规,避免因程序瑕疵影响立案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