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会计准则(CAS)与国际会计准则(IFRS)在多个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核心领域:
一、结构层次与制定主体
- 结构差异
-
CAS由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构成,将概念框架内容纳入基本准则;
-
IFRS无基本准则与具体准则之分,结构更简洁。
- 制定主体与法律约束
-
CAS由政府制定,具有法律强制力,企业必须执行;
-
IFRS由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制定,属于民间规范,无强制约束力。
二、核心计量属性
- 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
-
CAS以历史成本为核心计量属性,少数情况下允许使用公允价值;
-
IFRS以公允价值为主,广泛应用于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等。
- 价值重估与折旧方法
-
IFRS允许固定资产重估和折现影响计价,变更折旧方法视为会计估计变更;
-
CAS对折旧方法变更要求严格,仅允许作为会计政策变更。
三、财务报表编制
- 报表侧重
-
CAS以利润表为核心,注重收入与利润的配比;
-
IFRS以资产负债表为基础,强调资产与负债的准确计量。
- 会计政策选择
-
CAS限制会计政策选择以提高可比性(如存货计价仅允许历史成本);
-
IFRS允许更多政策选择(如存货可先进先出或加权平均法)。
四、关键业务处理差异
- 关联方交易
-
IFRS对关联方交易披露更严格,需详细说明性质、金额等;
-
CAS要求相对宽松,实际执行中可能不达标。
- 合并会计准则
-
CAS区分同一控制与非同一控制企业合并,采用权益结合法或购买法;
-
IFRS仅允许购买法。
- 资产减值与处置
-
中国会计准则资产减值损失不可转回;
-
国际会计准则允许在特定条件下转回。
五、其他差异
-
政府补助 :IFRS要求当期确认损益,CAS允许递延确认;
-
短期投资 :中国准则按成本与市价孰低计量,仅记录跌价损失;
-
会计制度与准则 :中国会计准则包含更详细的会计程序规范。
总结
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反映了不同经济体制和监管需求。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中国正逐步推进会计准则改革,以增强财务报告的国际兼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