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公司常见陷阱可分为以下几类,结合权威信息源整理如下:
一、人才盘点相关陷阱
-
战略性项目定位过高
人力资源分析负责人可能将常规工作包装为“战略性项目”,导致资源分配不合理。例如,要求员工完成5000米跑却自认能完成马拉松,最终因能力不足影响整体战略。
-
重数量轻质量
部分企业仅统计人力资源数量,忽视质量评估。如招聘大量技术人员却因能力不足无法满足岗位需求,导致战略目标无法实现。
-
培训与业务脱节
培训内容未结合实际业务需求,员工参与度低且无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工作中。例如,技术岗培训仅涉及PPT制作,而非实际开发技能。
二、招聘环节常见陷阱
-
招聘信息真实性存疑
-
储备人员陷阱 :企业以“等待通知”为借口长期不录用,实际用于人力资源储备。
-
传销伪装招聘 :以低薪为诱饵,要求缴纳费用或购买产品,如电话销售岗位实为传销组织。
-
广告宣传陷阱 :夸大企业规模或发展前景,制造“求才若渴”的假象。
-
-
法律风险规避
-
逃避破产 :拖欠工资却继续招聘,利用试用期辞退员工以转移矛盾。
-
骗取钱财 :以高薪招聘为名,收取培训费或押金,如虚假证书课程。
-
三、其他管理陷阱
-
创业期管理误区
创业者可能因个人权威式管理导致员工积极性下降,忽视正规化管理的重要性。例如,沿用创业时期经验处理复杂人事问题,无法适应规模扩张后的管理需求。
-
HRBP执行困境
业务部门对HR培训项目不支持,导致培训流于形式。例如,员工认为培训浪费时间,HR仅完成表格收集而缺乏反馈机制。
四、求职者需警惕的骗局
-
求职培训骗局 :虚假高薪岗位背后隐藏套路,如四川省某公司诈骗金额达131万元。
-
熟人引荐陷阱 :以办理留学资质等名义骗取财物,需警惕“特殊渠道”的真实性。
-
黑中介与假兼职 :非法机构收取费用或以高薪为诱饵实施诈骗,如刷单返现兼职。
建议与对策
-
企业端 :建立科学的盘点机制,平衡数量与质量;加强法律意识,规范招聘流程。
-
求职者 :核实企业资质,警惕高薪异常、压力过大等信号;对培训课程保持审慎态度。
通过识别常见陷阱并采取防范措施,可有效降低人力资源管理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