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人社局实施了一系列就业支持措施,旨在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这些措施涵盖了政策体系、重点群体支持、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公共服务等多个方面。
就业政策体系
高质量充分就业政策体系
2024年,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提出了实施先进制造业促就业行动和银发经济促就业支持措施。这些政策的实施旨在通过产业支持和新兴产业发展,稳定和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
稳岗返还和税费减免
全年向665万户次参保企业发放失业保险稳岗扩岗资金386亿元,实施稳岗返还、税费减免等政策,帮助企业稳定岗位。这些措施直接减轻了企业的负担,增强了企业的稳岗能力,从而促进了就业市场的稳定。
重点群体就业支持
促进青年就业
出台新一轮促进青年就业政策,延续实施国有企业增人增资、见习留用提前发放补贴等政策,实施百万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这些措施针对青年就业中的难点和痛点,提供了有针对性的支持,帮助青年群体更好地融入社会和工作岗位。
农民工就业
深入实施防止返贫就业攻坚行动,举办全国劳务协作暨劳务品牌发展大会,支持组建劳务协作区域联盟,积极培育劳务品牌。通过劳务协作和品牌发展,农民工的就业渠道得到了拓宽,就业质量也得到了提升。
职业技能培训
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
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各地聚焦重点领域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全年向310万人次发放技能提升补贴51.3亿元。职业技能培训提升了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适应性,特别是针对新兴产业和技能要求较高的岗位,培训效果显著。
项目化培训模式
推行“岗位需要+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四位一体的项目化培训模式,针对不同群体和领域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这种模式更加贴近实际需求,提高了培训的实用性和效果,促进了技能与岗位的无缝对接。
就业公共服务优化
就业公共服务下沉基层
推进就业公共服务下沉基层,建设一批“家门口”就业服务站、零工市场,构建“15分钟”就业服务圈。通过将服务下沉到基层,方便了群众就近获取就业服务,提高了就业服务的可及性和便捷性。
大数据+铁脚板服务模式
打造“大数据+铁脚板”的服务模式,各地建成省级集中的就业信息资源库、就业公共服务平台,提供就业岗位超9000万个。这种服务模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了就业服务的效率和精准度,促进了就业信息的有效匹配。
2024年,人社局通过完善就业政策体系、支持重点群体就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优化就业公共服务等多项措施,全面促进了高质量充分就业。这些措施不仅帮助解决了就业领域的实际问题,还提升了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适应性,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